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新疆地方史是专门史研究的区域化分支之一,主要研究我国新疆地区特别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和区域文化发展史。在新疆地方史的硕士生培养中,必须注重两方面的能力:即学术科研能力和查阅外文资料的能力。然而,在长期的教学中,往往注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这显然与导师的积极引导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从培养新疆地方史硕士生查阅外文资料的能力谈起,主要介绍相关的部分外文史料。  相似文献   
2.
在十四世纪末到十五世纪末的一个多世纪中,明朝和帖木儿王朝之间虽有短暂的对抗,但和平的交往仍是双边关系的主流,有力地促进了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明朝与帖木儿王朝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绩斐然。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撒马尔罕既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和中亚地区的历史名城,也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该城有着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而帖木儿时代无疑是撒马尔罕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本文拟以《陈竹山文集》和《克拉维约东使记》为主要依据,并结合相关史料对这一时期撒马尔罕的发展概况作出粗浅考究,不妥之处希请斧正。  相似文献   
4.
洪武年间明朝与撒马尔罕的关系处于一个平稳发展阶段。洪武初年,明朝为了彻底解决北方的边患,积极发展与中亚大国撒马尔罕的友好关系。同时,撒马尔罕对明朝进贡频繁.且数目巨大,成为西域诸国中与明朝朝贡较为频繁的国家。这极大地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为明永乐年间双方友好关系发展到顶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伊犁史》是一部关于清代伊犁地区的历史著作,对研究清代伊犁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伊犁史》的作者生平、主要内容以及书中有关清代卡伦的记载,并对此作出考证。  相似文献   
6.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史称"五凉"政权。各政权辖境分布着众多的汉人和少数民族,他们错居杂处,相互学习,相互吸收,使民族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小,促进了河西各民族的大融合,对恢复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做出了贡献,为隋唐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东路的民族既有种类的增加,也有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分布格局基本定型。本文以民国时期天山北坡东路的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民族为主要论述对象,分别对其来源、分布和人口数量进行探讨,并分析此时期各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将西方君主立宪"嫁接"到中国,但它与西方的君主立宪有本质区别,缺乏立宪国家的基本特征。虽然君主立宪没有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但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金时代,新疆大小军阀官僚盘踞,贪官污吏横行。盛世才执政后,为了巩固政权和建立各族人民诚心拥护的政府,决心惩治贪污腐败,扫除政坛迷雾。为此,他下令严惩贪官污吏、制定反贪法规、建立反贪机构和推行公务养廉,这些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造就了短暂的新疆政坛新风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