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资源开发《叶的蒸腾作用》是人教版《自然》第九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课重点是围绕“树木的叶是否有蒸腾作用”而展开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生活中的意义,鼓励学生更加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潘文清 《科学课》2014,(5):12-13
儿童在生活中总有些由直觉形成的非科学的想法,如果这些想法得不到有效纠正,会干扰他们以后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特别是他们认知过程中的认知监控与认知调节。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收集证据,用实证去检验他们对所研究的现象和知识的理解,质疑和运用批判思维阐述观点和提出解释,增强元认知能力,提高科学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能否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科学探究,关系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获得真实性收获多少,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真实性形成。下而笔者就《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来谈谈师生如何将小学科学课堂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是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关系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对两个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抽样调查,分析学生对提出不同问题倾向性的原因,并提出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 寻找办法 讲桌上放两个杯子及白糖,请学生想办法:怎样才能尽快喝到白糖水?学生略加思考,纷纷举手回答:“把白糖放入热水里”,“把白糖放到热水里,用筷子搅拌”,“把白糖捣碎,放到水里,搅拌”。根据学生提出的办法,教师板书:用热水,搅拌,捣碎。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自然》第四册出现了“固体”“液体”“气体”三个名词,教材中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初步概念,即知道三类物体的属性,如固体是以“不会流动”作为特征;液体的显著特征是“像水这样会流  相似文献   
7.
“思维导图”是以图解形式和网状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是一种支持表征的重要工具。我们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连贯表征,对儿童的概念水平和思维水平进行评估,以反思和优化教学。我们选择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电》单元中的4课,即把《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导体和绝缘体》作为研究内容,抽取四年级5个班的163名学生参加调查。  相似文献   
8.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的重点内容是建立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概念。使用书上的方法,取一个烧杯,在烧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烧杯中,观察实心团排开的水量,然后依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观察测量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发现学生实验后误差极大,学生小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一、表二:  相似文献   
9.
10.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自然》第七册“热学单元”的内容而设计的。教材中“热学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有:液体的热胀冷缩、固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及测量物体温度等部分组成,其核心内容是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及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