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域完小位干腾冲县城北的湍请乡演滩集镇。那里人烟稀少,水冷草枯,立地第脊,是中缅边贷线上的一个偏僻山庄。十一届三中主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这个闭塞的山庄,给它注入了生机,使它发展成为以木材交易为中its\的中缅通商回岸。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教鲁的发展。水域完小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吸拂下,田1972年P自30筹苦学生的村小,发展为会天百10个教学班和1个学副班370多苦学生的*鲁扈制完全小学。田于百路商贾云集,造成生源复杀,学生主要采源于23个村寨,傈僳族学生占44.3%,另外诬…  相似文献   
2.
用系统发展的观点教学复合应用题腾冲县教研室潘永庄小学教学通用教材第九册中的《应用题》一节,是较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内容结构复杂,解题思路曲折。从知识结构上看,三量关采(包括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是组成应用题这个整体的“细胞”,通过各“细胞”的有机搭配...  相似文献   
3.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类应用题标准量均为已知,所求问题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求比较量,第二种情况是求标准量与比较量的和,第三种情况是求标准量与比较量的差。怎样判断一道题是求比较量,或是求标准量,或是求比较量的和,还是求标准量与比较量的差呢?这可以从题目的已知分率和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中,发展思维能力是核心,只有在进行基础教学的同时,长期地、有意地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 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 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给 我们点明了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激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 创新能力。 一、让学生在动手中激 发创新意识 “九义”小学数学教学 大纲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 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 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 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从以下四方面引导。 第一,…  相似文献   
6.
许多新知都与旧知有联系,不是旧知识的组合,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旧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正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如教学万以内数的笔算加、减法,就可以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自己学会万以内数的笔算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复习 ,加深对原有相关知识的理解,为迁移自学奠基。相关知识,是指对后继学习起固定作用的那些新知的生长点,包括概念…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研究是群众性教研活动的永恒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十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有三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研究,应该以教师为主体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课堂教学研究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的参与,则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失去了活动的载体。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有个体性和整体性。个体性是教师自发的独立研究行为,而集体性则是群体的相互探讨行为。这种群体的相互探讨行为,需要教研室和乡、校教研组有计划有目  相似文献   
8.
表象是经过感知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形象,是具体形象思维的“材料”,是直观感知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没有感知便没有表象,没有表象便没有形象思维的产生,也没有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通过对具体学习材料的感知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表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阶段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教学时要遵照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精神,要求学生不仅要复习掌握相关的计算知识,能进行正确的常规计算,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审题和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长知识又增智慧。为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把握数和式的特征,根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