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其数目庞大,且大多生活在农村地区,不仅生活物质条件匮乏,还承受着由于和父母长期分离所带来的心理发展需要的匮乏,以至于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探讨其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可以为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使留守儿童的心理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其数目庞大,且大多生活在农村地区,不仅生活物质条件匮乏,还承受着由于和父母长期分离所带来的心理发展需要的匮乏,以至于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探讨其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可以为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使留守儿童的心理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CAI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的提出 1.CAI的三个误区 计算机辅助教学脱胎于普雷西(Sidney L. Pressey,1920s)的"自我评价机器"和斯金纳(B.F.Skinner,1950s)的程序教学,自IBM(1958.)设计开发了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以来,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CAI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在CAI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4.
教师言语冷暴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病理现象,其存在形式与类型多种多样.它主要是由应试教育制度、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学生本身表现不好等内源性和语言本身可能引发教学疾病,以及教师对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伤害等外源性致病因素导致的.要从提供制度保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和谐有效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来防治教学疾病.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心理统计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初步取得良好效果,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与好评;本文还阐述了制约PBL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对建构教学的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266位中小学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与看法,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对建构主义理论及建构教学的具体运作方式不太了解;但总的来说,对建构教学的看法颇为积极;对建构教学较为担心的几个问题,除学生的发表能力外,其余均为一些技术性问题;同时在对建构教学优缺点的看法上,存在明显的中、小学与城乡差异,而性别差异并不明显。最后,对建构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推广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大多只停留在纯粹的“工具”范畴,仅仅成为传统手段展示教学内容的替代物,甚至从过去的“人灌”演变为“机灌”乃至“人机共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狭隘,仅把它看作一种外在的现代化设备,而没有把信息技术真正地融入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参加《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8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长达2年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选择课题能力得到了提升;第二,教师讲授、自我阅读、个人汇报对学生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三,小组讨论、自我阅读、动手操作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第四,个人汇报和教师讲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五,课程教学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 ( PHI)对温州地区高师院校 99级 115 6名新生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高师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虽尚正常 ,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新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男女生之间差异较大 ,在抑郁心理问题上 ,男生优于女生 ,而在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与兴奋状态上 ,女生均优于男生 ;文科生仅在病态人格上优于理科生 ;城镇生仅在焦虑问题上优于农村生 ;自费生也仅在躯体化方面优于公助生 ;而本、专科生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引起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建议高师院校要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