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1.
阿Q和拉摩的侄儿是两个受尽批判的人物形象,但从作者的主观意愿及小说的客观倾向上来说这两个形象无可奈何的堕落其实是值的同情的。阿Q和侄儿只不过是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的小人物,在这两个悲剧人物身上,鲁迅和狄德罗分别寄托了对各自所处社会的深刻批判。阿Q和侄儿这种内涵上的相似性印证了法国启蒙时期一句名言:人是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荷马史诗》塑造了许多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一个真正美的世界,形成了"丰满"、"窈窕"、"装饰美"等不同的审美观念;而海伦则由于其特殊身份,已经成了女性美的象征.与此同时,《荷马史诗》又是西方"女人祸水论"的源头.《荷马史诗》中的女性美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阿Q该怎么办     
阿Q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历来受到平多于赞扬。但无论从作者的创作态度,还是就小说客观的倾向来说,都是值得同情的。阿Q的堕落是残酷的社会使然,罪不在阿Q。精神胜利法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而在精神上超越苦难的一种方法,是全人类的,只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别,在弱者阿Q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罢了,阿Q死抱着精神胜利法不放也是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米利都之圈     
神的生成和气有密切的联系。人赋予神以形象,气则赋予了神以生命,气最佳生成了神,神也因之成了人异质的存在。与此同时,人对神的反思也就开始了。反思的直接结果是神的死亡和哲学的诞生。哲学的反思受到往古时代感受意识积淀而成的图式的干扰,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兜圈形式。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则是一种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阿Q该怎么做     
阿Q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 ,历来受到的批评多于赞扬。但无论从作者的创作态度 ,还是就小说客观的倾向来说 ,都是值得同情的。阿Q的堕落是残酷的社会使然 ,罪不在阿Q。精神胜利法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而在精神上超越苦难的一种方法 ,是全人类的 ,只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别 ,在弱者阿Q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罢了。阿Q死抱着精神胜利法不放也是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阿Q和拉摩的侄儿是两个受尽批判的人物形象,但从作者的主观意愿及小说的客观倾向上来说这两个形象无可奈何的堕落其实是值的同情的。阿Q和侄儿只不过是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的小人物,在这两个悲剧人物身上,鲁迅和狄德罗分别寄托了对各自所处社会的深刻批判。阿Q侄儿这种内涵上的相似性印证了法国启蒙时期一句名言:人是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都贯串着二律背反的存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中出现的二律背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其对矛盾的解决并不能让人满意。实际上二律背反是无解的,这决定于两个方面:一.生活过程中的一切都是背反的存在;二.话语表述和现实生活永远是背反的,话语生活和现实生活不可能“同一”。努力解决背反的意义在于无限地接近生活的真实、理想的完美。  相似文献   
8.
《源氏物语》中的紫姬在日本是被公认的封建淑女形象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无论是出于作家的创作意向 ,还是在作品中的客观表现也堪称淑女 ,但两人被接受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这一文学接受现象上的差异只有在文化背景的整体观照下对之加以阐释方能找出完满的答案。文化心里结构和文学接受心态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情与理需要制衡。中国是理性文化需要情感的宣泄 ,日本是同心圆合金文化 ,本质上主情 ,呼唤着理性的约束 ,因而 ,同样是理性品格的象征 ,薛宝钗在中国受到贬斥 ,而紫姬在日本则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9.
作为女性美最高理想的海伦和西施,不过是各自民族集体想象的结果,而在男权中心思想主导的文化传统中,她们的悲剧命运不可避免。两人的“活”和“死”俱在一个“美”字,海伦因其美是非活不可,西施因其美却不得不死。两人极其相似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女性美在男权社会里的一般遭遇,而结局的不同则显示了文化差异对审美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