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训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合理地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是实现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体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结构的设置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流媒体的Web课件设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媒体课件是当前网络化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本文介绍了在流媒体课件设计中制作教学音视频流文件、流式演示文稿、流式图像文件的技术和课件流媒体素材的集成方法,最后还介绍了流媒体课件的Web发布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流高职院校是我国国力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以至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无不蕴含着以“文”化人的思想与实践,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流高职院校的独特魅力和品牌形象.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化”教育的文化特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之要,重在强化其文化特征,涵养其文化底蕴;高职院校只有具备明确的文化使命、不凡的文化魅力、强劲的文化实力、充沛的文化活力等文化特征,才能真正成为一流的院校.  相似文献   
4.
QQ传播是网络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大学生则是QQ传播的主力军。文章分析了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三大挑战:QQ新闻传播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QQ博客传播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QQ群传播增加了网络舆情判别与预测的难度。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学习研究新媒体,积极运用网络人际传播;充分发挥网络的隐性教育优势,利用网络言传身教;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和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由于其较好地实现了提高劳动者素质、树立德国制造品牌的教育价值,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强大动力和秘密武器。近几年,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从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推进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以“文”化人要凝练精神文化,以学校精神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培育创业文化,以浙商精神锤炼学生创业能力;融合校企文化,以创业精神涵养学生职业素养;繁荣社团文化,以时代精神引领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构建"线,点、面"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即以成才教育为主线,以"人生导航"为切入点,以"三全育人"为结合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提升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流媒体课件是当前网络化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本文介绍了在流媒体课件设计中制作教学音视频流文件、流式演示文稿、流式图像文件的技术和课件流媒体素材的集成方法,最后还介绍了流媒体课件的Wed发布方法。  相似文献   
9.
树立能力本位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但更重要的是从业前的培训.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急需的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型、应用型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而培养出的人才能否直接上岗,更好地胜任其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关键在于其业务能力及其操作的熟练程度.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树立能力本位观念,强化实践教学体系,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并内化为自身的发展需求和行动指南。当前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把握好生活化原则、主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等五项原则,形成理论教育、实践引导、网络传播三维互动的教育思路,通过网络课堂、实践基地和虚拟社区等途径,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