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曾说:“修辞学研究病例是它的一个重要方面”(《陈望道修辞论集》第280页)。近读著名修辞学史家郑子瑜教授的新著《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使我对望道先生的这一论点有了进一层的认识。郑先生以他的研究实践,证明了修辞病例的纠正是修辞学者责无旁贷的工作,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郑著是对中国文学史上地位至为显赫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古文中存在的修辞不当现象的修订,就使得它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它不仅打破了人们对名人名篇的迷信,而且为读者正确而全面地理解古文的本意提供了方便,为繁荣学术研究、弘扬祖国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濮侃  庞蔚群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6):14-17,22
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吴士文根据唯物辩证法,在充分肯定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对该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慎重的完善工作。吴士文对辞格理论的科学创新,对辞格分类的合理调整,对辞格和非辞格关系的严密论证以及"辞规"、"辞风"新概念的提出和对修辞方式系列化的建构,这些成就表明他为继承和发展陈望道的修辞学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词汇中,有一类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做同义词。如“缓和”与“和缓”,“自行车”与“脚踏车”,“优秀”与“优异”,“发挥”与“发扬”等等。这类词在汉语词汇中有相当的数量,汉语词汇的丰富,在同义词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在汉语中往往可以用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同义词来表现。例如“看”这一行为动作,就可以用许许多多意义相近的词来表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