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三段用情境提出问题——将“着实让我辈无法看清这其中的是是非非”,植根在“雾气”“迷蒙”“浓得拨不开的迷雾”中。不仅用“暗香”“玫瑰色”渲染其情境,还用“似乎想要挣脱点什么强化所提出的问题。正文为其“问题”列举了详实的事例。但是,对所提“问题”作答——“随着雾气消散了,只是风中似有若无的淡淡荷香,引得蝶儿也若有所思”——太简略,太晦涩!得亏荐评者“评点”中有“以‘结果’观之——一个弃民族大义之人只能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一语,否则,此稿“前重后轻”!此文标题应加上双引号,其后加上省略号。  相似文献   
2.
濮扬 《文教资料》2014,(34):130-131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马克思的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校企合作发展的倾向。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