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生价值观上的斗争,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方面,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重要战场。为了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推进社会主义人生价值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教育,在思想道德上筑起抵御“和平演变”的长城,1991年12月初在长沙举行了“人生价值观与反‘和平演变’”讨论会。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从反“和平演变”的高度认识人生价值观及其教育的重要性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国际敌对势力从来也没有放弃过摧毁社会主义中国的梦想。从80年代起,它们更加紧推行其和平演变的战略,而且对此不加丝毫隐讳。他们搞和平演变,企图摧毁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的还在于扼制中国经济的增长,阻止中国的进步和强大,以求永远保持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霸权地位。几十年来,国外敌对势力在使用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手段失败后,在不放弃这些手段的前提下采取了“和平演变”战略。他们通过经济手段,搞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把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视为重要的突破口,正所谓“夺人先夺魂”。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加给我们的有三个方面:第一,政治上宣传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的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这一体系应当是包含了道德思想体系、规范体系以及包括器物在内的运行支撑体系的有机整体.它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优良文化基因,适合中国国情和民众道德生活,逻辑结构上完整而自洽,能深入人心且行之有效,并能够与经济、政治和法律体系密切配合的.它的研究域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历史形成与现有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运行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学理争鸣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社会认同以及中华传统道德体系及其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如何贯彻《纲要》精神,切实做好公民道德的建设工作,成为党和各级政府群众以及理论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中国公民道德读本》。 《读本》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所提出的二十字道德规范为核心,细化成十五篇三十个道德规范,涉及到了民族精神、道德原则、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修养等公民道德诸多方面的内容,处理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自己本身多方面的伦理关系,比较完整地构造了公民道德的精神结构和规范体系。 头两篇…  相似文献   
4.
论伦理——伦理概念与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的本义是指人伦关系及其内蕴的条理、道理和规则。伦理是与物理与事理相区别的情理。发现、认识人伦关系中所蕴含的道理,从古往今来无数个体的情感发用中发现普遍认同的情感,“必推其情至于无撼”,并把这种普遍认同的、无撼的情感作为“中道”或伦理的规则以裁量、规范个体或过或不及的情感,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人伦关系的和顺及人伦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就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这就是本义上的“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和“道德”区分不如中国那样细致,故伦理学与道德哲学基本上可以通用。这种广义伦理学把伦理学定义为关于道德的学问。伦理学知识是面向大众生活的,具有理想性、历史传承性、可普适性和知行统一性。伦理学的研究者,同时也应该是他所欣赏的伦理生活方式的忠诚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最近,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落实,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的印发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于10月26日,教育部社政司和社科中心于11月8日分别组织召开了“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理论座谈会”,与会同志畅谈了《纲要》的重要意义、理论内容以及具体实施。本刊将分两期刊发与会同志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大凡一种大的社会潮流涌来,总是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其持续存在的一段历史时间之内,这种思潮外在表现是有高峰低谷的波浪式形态,其潜在表现则是向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渗透,裹胁着整个社会随这种社会思潮一起涌动,从而产生越来越大的社会效应。因此,每当一种社会潮流涌来的时候,个人的抵抗常常是无能为力的,其抵抗得越坚定,其受到的损害往往越大。一种新的社会潮流涌动时会产生新的规则,甚至会造就人们新的习性,这必然与既有的社会伦理规则形成冲突。  相似文献   
7.
试论信用行为的道德价值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但信用行为的道德价值却不是绝对的。信用行为可能具有负的道德价值,非信用行为也可能具有正的道德价值。伤害了更高道德原则、伤害了公共利益和从恶的目的出发的信用行为,都不具有正的道德价值。市场交易时价格商谈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言行、出自善意的不诚信言行和无违道德原则的不得已的谎言,都不具有负的道德价值。判定信用行为的道德价值应该遵循公信原则、大义原则和经权原则。  相似文献   
8.
道家人论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人本身的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在这样一个人似乎可以主宰一切的时代,人如何来主宰自己?在现代社会,人的发展是否正常?有没有带有现代特征的病症?这是每一个既关心自己也关心整个人类的人所不能不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以为,人类如何治理自身,如何使自己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是一件现代化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事情。要干好这件事情,没有历史的经验,没有古代的智慧作为借鉴和指导是不行的。中国的道家学派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批判精神的哲学派别。他们关于人的理论,对于今天尤其具有重…  相似文献   
9.
美德荡然无存,“智者”只能是丛林中的狐狸与狼 说美德是一种智慧,很可能有一些人不同意。他们或许会认为,有美德的人是可爱的,甚至是令人敬佩的,但不一定是智慧的。  相似文献   
10.
<正>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东汉中后期进步思想家。他终生不仕,但却有大鹏之志、治国之材。所以,他“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讥当时失得。”其著自名为:“潜夫论”。 从王符所著的思想内容看,他不是那种谋士不成而发诡异骇世之论的墨客,而是达于当时之务,有感而发的思想家。王符的著述,虽然绝大部分是针对当时的政弊、讨论治国安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