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思维风格问卷、人格量表、多元智力问卷对大学生的思维风格、人格特质及多元智力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思维风格不是隶属人格的一个亚概念,思维风格也不是能力,它不能用人格特质、智力来预测。智力与人格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相关,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而重叠部分就是思维风格。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健康人格应该表现为个性独立、正确地认知自己、平等地亲善他人、和谐地融入社会、很好地控制情绪.文章从培养研究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入手,界定了研究生健康人格的概念,深刻剖析了研究生健康人格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基础,分析了研究生人格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塑造研究生健康人格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也就是说,创新人才要具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意识和能力、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健全的人格等素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创新型人才的大量涌现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程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高校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应当从创新培养思想、创新培养环境、创新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人格培养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4.
张宝歌  韩嵩  焦岚 《教育研究》2021,42(1):83-95
随着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我国教育进入"后普及时代".此时,国家提出的"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目标,则成为新时期高中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通过国内外普通高中多样化理论框架的梳理和实践体系的考察,可以发现普通高中多样化与高中多样化内涵界定不清楚,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发展目标不明确,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及保障政策尚不具体,普通高中多样化育人体系尚未建立等制约机制."后普及时代",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需要厘清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内涵及功能边界,分析普通高中普及化、均衡化、多样化及特色化的关系,以"民办高中"办学体制、"学校自主权"考试制度、"以市为主"管理机制、"高大衔接"课程制度及"高中校长"考评制度等改革为突破口,破解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制约机制和发展路径,推动普通高中高质量特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审美心理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审美心理及教育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当前的研究以健康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偏差及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学生人格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还对其审美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研究者应当重视的问题。通过大学生人格障碍对其审美心理影响的研究,可为深入研究非健康群体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影响因素和大学生审美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学生管理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工作,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长期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管理工作,采取各种方法加强学生管理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会变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肩负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探讨研究生群体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环境、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深入探讨研究生人格发展的教育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选择"铁饭碗"的职业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需求与个人能力公平竞聘,职业的选择也由以往的"静态"发展为"动态",由过去的"长期稳定"转变为"随时变动",这种就业形式对高校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影响的分析,发现了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也就是说,创新人才要具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意识和能力、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健全的人格等素质。纵观世界发达地区的发展进程,创新型人才的大量涌现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程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高校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应当从创新培养思想、创新培养环境、创新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人格培养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