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熊焕颖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65-68,71
选取加拿大著名诗人E.J.普拉特的意象诗四首,用欧美新批评的细读法以及“悖论”、“隐喻”等概念,对其予以初步探索。以期通过对这几首短诗的细读与研究,窥探到普拉特意象诗创作的一些风格特点,弥补我国在普拉特其人其诗研究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解读加拿大著名诗人E.J.普拉特的抒情诗。其抒情诗不仅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同样也蕴含了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生态意识,具体呈现在吟咏与赞美大自然、反对征服与控制自然、对技术革命的焦虑和思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引入,国内学者对康拉德与殖民主义的批评呈现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有的批评家认为康拉德是彻头彻尾的殖民主义者,有的则坚持康拉德是对帝国主义持反对态度的人道主义者。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以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中对非洲形象的建构为例,通过分析和论述康拉德小说他者形象建构的艺术特征,从而探讨这些争议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康拉德小说的他者形象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4.
《灞亭柳》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其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高度完美统一,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从小说语言层面来讲,作者对小说语言有着高度艺术追求和文体自觉性;从小说的叙事结构来看,作者采用的“时空闪回”恰恰解构了历史小说以史为秩、以时为序的传统写法,具有创新意义;从小说的主题内涵而言,可以看出作者对柳子精神的追求以及对真善美的吟咏;从作者与小说主人公的人生际遇和人性思考等外延因素而言,可以看出作者与柳子跨越历史的精神对话和人生价值探求。仅就这些层面来看,该小说就已经体现了作为长篇标志的“长度、密度和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