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叙述语言的个性化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人物语言的个性而提出的。传统的文学理论仅仅论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问题,而对叙述性的语言与人物个性间的关系未能作深入的探讨,因而人们普遍忽视了这一问题。且看初中传统课文《美猴王》(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中描写石猴山间生活的一段话: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虎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沿之中。……”这段话一气呵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极富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动态感。其语言风格与猴子那  相似文献   
2.
年味     
熊益军 《阅读》2012,(Z1):15-16
<正>披一身晶莹的雪花,满带着蜡梅缕缕浮动的暗香,年,从冬的深处踏歌而来。年味,在大街小巷里酝酿,随着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升腾,升腾……母亲早就忙碌起来了。刚进腊月,她就把家里的那只老母鸡宰了,精心制成风鸡,接着灌香肠腌  相似文献   
3.
现行中学文言课文中,有些近义实词的古今词义无明显区别,往往将它们连用,作为同义复指的并列式合成词来处理。然而在古代,它们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若不辨析清楚而一味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去套解,常常会影响我们对古文内容的准确理解。现选几组词略加辨析,以使大家能准确领会古文原意。  相似文献   
4.
熊益军 《班主任》2013,(2):35-35
小A行为散漫,经常拖拉作业,尤其怕写作文。一次作文课,小A实在“被逼无奈”,竞抄袭一篇文章应付了事。放学后,我叫小A到办公室,问他为何要抄袭别人的文章,小A说自己不会写。我又问:“那你为何要抄这篇而不是其他文章呢?”小A怯怯地回答:“因为这篇写得好,我喜欢这篇文章。”我的心一动,赶紧问:“你觉得它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