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现实的政治统治和治理模式形形色色,其表现千差万别,但每一种模式都具有自己的哲学理念。笔者阐明了政治价值体系的构成,并从政治价值体系与治理模式关系的一般理论出发,分别考察了自由、平等和民主价值选项下所形成的不同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3.
一、服务型政府:政治还是治政? 对于“私人领域”的管理可以称作“社会治理”或“治理社会”,属于“政治”的范畴。“公共领域”的管理主要被界定为“政府治理”或“治理政府”,属于“治政”的范畴。前者强调的是“治民”,后者强调的“治官”;前者的目的是要规范公民行为和社会组织行为,保障公民权益,防止暴民政治;后者是要规范政府(包括官员)行为,限制公共权力,防止暴政统治。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互联网空间的替代效应和动员能力、新经济业态和转型社会带来的结构张力,给群体性事件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作为公共治理的最新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在群体性事件的预防调处中得到应用。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在关注事中事后调处的同时,更加注重针对社会矛盾纠纷的根源治理,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在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提供社会心理疏导、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方案和促进制度化法治化维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发展协商民主机制,尽可能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通过推动政府创新来拓展有效的政治发展空间,寻找和培育宪政民主制度的生长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中国目前的政治发展小需要“突变”,但需要“突破”。 利益集团让公众对改革失去信心 30年来,“改革开放”作为一面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继续执政注入了新的合法性要素。但最近几年,公众对“改革”二字的热情有所下降,“改革”的社会动员力也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