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前网络新闻标题,不时出现各种各样的语言问题.主要表现为:标题表意不明、标题造成误解、标题省略不当、标题未能概括新闻全部内容、标题标点使用不规范等。网络新闻标题出现这些语言问题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高中的数学教育,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的弊端和不足。比如说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对于新课程的结构以及内容的调整研究得不够深入。不能够深刻地理解新课程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面对新问题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信心不足等。就此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作为现代性消费伦理的核心,它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或将消费作为人生的最高意义。这种消费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已逐渐渗透到当代社会制度、政策和生活时尚之中,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消费主义是对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的错位理解。在当下中国要克制消费主义,就要为实现劳动的解放创造条件,要坚定地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不能仅把注意力集中于消费领域;破除多多益善的旧观念,树立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消费新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在进行结构性产业调整、传统劳动岗位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确保人们都有自己的劳动岗位。  相似文献   
4.
"异化"是哲学王国中的重要一员,从其诞生至今依然引起许多哲学家们的"另眼相待".马克思对"异化"亦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且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创制了异化劳动理论,此理论是<手稿>中的奠基性理论.<手稿>中虽然仍然带有黑格尔、费尔巴哈尤其费尔巴哈的痕迹,但就<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而言,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逻辑思维上都对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等传统异化理论进行了突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曾从人的主体发展的角度,对人类所经历的历史大时代作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转  相似文献   
6.
消费与幸福     
消费社会的来临,一方面是人们的消费物越来越丰盛,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幸福观被错误解读。把对物品的占有同幸福度挂起钩来,似乎人生的价值、意义、幸福就在于消费的多少,这自然是错误的。而提倡精神性消费、文化性消费无疑会让人们享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