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光夏 《青年记者》2006,(22):68-69
由于互联网络、DV、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这些原本以信息交流或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新技术,对传统的新闻业产生了有目共睹的深刻影响,使新闻传播的结构、方式、主体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突破了传统的载体藩篱。在这样的新闻传播变革的背景下,新闻信息的传递由传统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有句广为人知的话:“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媒体要如“船头的嘹望者”一样,担负起预警和守望功能,帮助社会发现问题、及时发出警告,所以在新闻界才会如此看重一个记者的新闻敏感,才会不断强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在这样一个充满浮躁与喧哗的世界,纪录片<水问>以冷静的剖析与探询,生动的影像纪实语言,关注中国当前不可回避且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八问中国之水,表现出鲜明的公益性、强烈的忧患意识、深厚的人文精神,在近年来纪录片行列中独树一帜,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的人性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光夏 《青年记者》2008,(12):26-29
当前传媒生态的人性化特质 媒介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它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种传播媒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也与传媒内部运作机制、传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传媒工作者个体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与制约,媒介与其内部、外部环境之间就构成了传媒生态。  相似文献   
5.
牛光夏 《现代传播》2017,(11):98-101
禀持纪实理念和纪录片人的社会责任感,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纪实影像对社会转型期乡土中国的书写,真实记录了乡土中国亦喜亦忧的现实状况,生动而直观地反映了乡土中国的现实图景,记录了比人们刻板成见中更为丰富立体的农民形象,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变迁留下了鲜活的影像注脚。从民族文化主题统摄下乡土人情初露端倪、平民意识和纪实主义大旗下展示多姿乡村、于时间积淀中呈现剧烈变迁成为纪实影像观照乡土中国的三个人文视角。  相似文献   
6.
牛光夏 《青年记者》2012,(24):76-77
"说新闻"目前已经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占据了颇为重要的位置,谓之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给自己定位为"说"、"侃"、"聊"、"拉呱",仿佛都想摆脱原来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挤进时髦的"说新闻"之列,仿佛新闻类节目改革制胜、赢得受众的法宝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便衣警察》、《渴望》、《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这些曾牵动过亿万华夏子孙心弦的电视剧,很是红火了一阵。其中的主题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更是风靡全国。谱出了这感人曲于的是雷(?),她是老一辈著名作曲家雷振邦的女儿。雷振邦曾为电影《刘三姐》、《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等作曲,在音乐的圣殿中,父女俩为人们谱写出了  相似文献   
8.
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像设备的家庭化、小型化,使民众的影像意识逐渐形成和日益增强;由于中国民众参与意识、新闻意识也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强化,大众传播领域中民间影像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显露身姿,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民间影像与电视媒体的关系、民间影像与电视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机制构建的关系,以及电视媒体应采取何种措施引导和促进民间影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媒介生态下,媒介组织之外的普通个体能够借助于互联网络,手机等媒介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大军中的一员.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办自己的报纸,开办自己的电台和电视台,空前的自由表达带来了众声喧哗,生产的是良莠不齐,各色杂陈的"信息自助餐",但众声喧哗的参与式传播并不能很好地履行新闻的各项功能,而是更需要有影响力、有专业主义精神的媒体机构提供更精确、更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营养套餐",否则,人们会被海量的信息湮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自由作者大卫·伯恩斯坦(David Bornstein)大力推介他提出的“解困新闻”(Solutions Journalism,缩写为SoJo)理念,“解困新闻”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理念,值得我国业界和学界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