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国籍的学者,只要被认为取得了“前沿成果”,就是指其把某项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推进到比前人更尖端、更精深的境界,而不只是体现了某一国的学术前沿。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讲:学术无国界。是否够得上“前沿”?以什么为检验的标志?最可靠的标准,还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同行专家们的公认度。  相似文献   
2.
武汉国民政府外交两重性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政府1926年末迁都武汉后,曾高揭反帝大旗,樽俎折冲,颇有建树。特别是收回汉浔英租界行政权之举,震动中外,赢得了“革命外交”之美誉。史学界至今对此仍予以高度评价。然而易被忽视的问题是,武汉国民政府外交,既有斗争性,也有妥协性。而就其妥协性的一面而论,既有必要的妥协,又有不必要的妥协。本文即以汉浔英租界事件前后的武汉政府对英外交为线索,考察其内幕,研讨其得失,解析这种两重性的存在及其原因。一陈友仁与蓝普森的汉口初次会谈  相似文献   
3.
4.
<正>1992年,我去了美国华盛顿威尔逊研究中心,作为职位博士进行访学。从一开始,我就对他们的教学方法感到吃惊。我的一个老师,叫裴宜理(Elizabeth Parry),研究方向是  相似文献   
5.
1927年1月,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地的英勇斗争,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向高潮。面对这种形势,美国政府为保护在华权益,积极筹划应变措施。现从《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中选译部分反映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电报,供研究中华民国史和中美关系史参考。电文中的注释,除标明译注者外,均为原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6.
本组函电,译自《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27年第二卷。内容涉及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后,美国当局对中国大革命局势的看法;对扩大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可行性的论证;利用南京事件交涉诱迫蒋介石集团叛变革命以及分化武汉国民政府等方面的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中华民国史和中美关系史参考。函电中的括号及注释,除标译者所注外,均为原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7.
1992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去了美国华盛顿威尔逊研究中心访学。从一开始,我就对他们的教学方法感到吃惊。  相似文献   
8.
<正>1992年,我去了美国华盛顿威尔逊研究中心,作为职位博士进行访学。从一开始,我就对他们的教学方法感到吃惊。我的一个老师,叫裴宜(Elizabeth Parry),研究方向是中国群众运动史。她给我讲了民国时期上海工人运动到"文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丁TSC ASVC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它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动态无功补偿系统.在电网治理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的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