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将《论语》一书中“是”字的全部用例(共60个)分为7类,加以类比分析。其中作为“指示代词”的“是”,43例,是“是”字在《论语》中的基本用法;作为“判断词”(系词)的“是”,有7例,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春秋战国之际判断词(系词)“是”字的用法已经产生,虽然用例不算太多,虽然还处在萌芽状态,但它毕竟是产生了,而且有旺盛的生命力,因而不能人为地抹煞它,而应承认它。给它以应有的语法地位。以上分析,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有助于“汉语史”的表述和上古期汉语特点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据记载,李清照的作品是很丰富的。《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六卷;宋人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称,李易安有《文集》十二卷;明人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称,《李易安集》十二卷。可惜这些集子都没有流传下来,多数作品散轶了。除词以外,李清照的诗文存留至今的,诗仅有十九首和断句十五则(其中《端午  相似文献   
3.
文章的评改,属于“修改”的范畴,是“文章修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拙文《文章修改论》中所列举的“修改的态度”、“修改的原理与目标”、“修改的标准”、“修改的阶段”以及“修改的对象”等,也都适用于“评改”,不再赘述;本文仅就“评改”本身的几个问题,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略谈几点认识;第二部分详谈几种常见的文章笔法。 先略谈三点认识。第一,行文之妙,可以言传。清人刘大櫆说:“几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我以为不然。“行文”既有“之妙”,经过研究,就一定“可以言传”。于是,我在拙编《唐宋八大家文选》和  相似文献   
5.
一、《马氏文通》关于“状字”的界说早在八十多年前,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就初步论述了“状字”、“状辞”、“状语”的问题。马氏给“状字”下的定义是: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界说六”第21页)“实字”是“实词”,“动”是动词,“静”是形容词。从马氏给“状字”下的“界说”来看,“状字”隶属于“实字”,即实词,而不是虚词。“状字”的功能是“以貌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