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青少年学生这一最大的受教育群体中,存在着极少数的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有某种缺陷的学生,我们暂且把他们称作“心理滞障生”。他们为人做事都显示出了少见的一些行为举止,令学生们很难接受,因此他们更感到孤单寂寞,生活无心,学习无望。我班有一为位同学,就属于这种“心理滞障生”。  相似文献   
2.
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学生缺乏职业意识是重要原因,这又与思想政治课缺乏职业渗透有很大关系。本文从思想政治课应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角度来寻找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未成年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是加强来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并针对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分别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阐述了相应做法。  相似文献   
4.
首先,做好一堂研究课,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要做好教师的定位,教师应是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这一点是最难做到的。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总是讲个没完,生怕学生不明白,而研究课则是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去研究,由学生来作总结,教师心中虽明白这个道理,可一讲起课来,自己就愿意多说、多讲,这样又回到了原来的教学模式上了,所以,研究课必须由老师根据教学重点来设置一些可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去研究。自  相似文献   
5.
在青少年学生这一最大的受教育群体中,存在着极少数的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有某种缺陷的学生,我们暂且把他们称作"心理滞障生"。他们为人做事都显示出了少见的一些行为举止,令学生们很难接受,因此他们更感到孤单寂寞,生活无心,学习无望。我班有一位同学,就属于这种"心理滞障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未成年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是加强来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并针对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分别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角度阐述了相应做法。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是可以在他成年以后再弥补的,而他的思想道德品质却是要在未成年的时候养成的.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势在必行,且不可忽视.然而,纵观当前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较多的教育误区,如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定位欠佳,学校道德教育的形式脱离社会及青少年的现实,学校道德教育的结果与行为严重脱离等.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是可以在他成年以后再弥补的,而他的思想道德品质却是要在未成年的时候养成的。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势在必行,且不可忽视。然而,纵观当前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较多的教育误区,如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定位欠佳,学校道德教育的形式脱离社会及青少年的现实,学校道德教育的结果与行为严重脱离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