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刊组织的关于“改进中学历史教学”的笔谈,在七月号已发表了一部分同志的意见,本期继续将另一部分意见刊出。在这次笔谈中,大家的意见比较集中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一)中学各年级历史课的设置顺序如何才更为恰当的问题;(二)对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希望能编写得更为完善适用;(三)师资水平(包括历史科学知识水平、教学技术水平和政治水平)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四)教学的领导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家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并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但由于字数所限,改进意见一般提得还不够具体不够丰富。同时上面提到的都是几个比较大的根本性问题,究竟怎样做才更好,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因此本刊在上期笔谈前的编者按语中希望大家继续深入地展开讨论。我们深(?)大家踊跃地写稿,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和具有较丰富内容的改进意见;特别希望大家更着重介绍自己在弥补教材缺陷、发挥教材优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方面的经验,以及通过系统自修及教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的经验。来稿最好集中深入地谈一两个问题的经验与体会,并且希望尽可能写得简短,以求达到集思广益、交流经验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中学历史课教学几年来有很大的改进,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参加本刊这次笔谈的同志,绝大部分从进一步改造教学的愿望出发,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积极性的改进建议。但是,也有个别人对于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持有可有可无的忽视态度;对过去几年的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工作采取了一笔抹煞全盘否定的态度,这显然是错误的。天津第一中学几位同志在读过本刊上期的笔谈之后,对这类说法提出了批判的意见,我们特在这次笔谈里一并刊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