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讨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大学生汉字识别字义通达类型,采用内隐记忆原理设计两个实验。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高频汉字识别时,语义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字形激活最早,字音和字义同时进行;语音启动范畴判断作业实验中,字义通达符合直通理论。  相似文献   
2.
《诗经》衬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术界对《诗经》衬字的研究处于零散、不系统的状态。本穷尽统计了《诗经》中的衬字,共有46个,使用1193次。《诗经》衬字的语音与诗歌体裁紧密相关,声类中以舌、喉音居多,韵部中阴声韵居主体地位,韵腹以[e][a]居多。《诗经》衬字是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由于长期处于某种结构中,有些衬字的用法逐渐稳定而具有了某种词性,保存在后世的语言中。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是适用于网络世界的形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和交流工具.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无需人为规范.它的语言特点符合汉语语汇的发展趋势,故随着网络的全民化,它将代表着汉语发展的方向.同时网络语言的符号性和拼音化趋势明显,符合语言文字不断简化的总体趋势,它将带动汉字体系逐步实现符号化、拼音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