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发现法”教学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就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提出了新看法.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他在《发现的行为》一书中对“发现法”作了更为详尽的论述,强调指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渗透在数学教学之中。那么数学中是否有着美?在数学教学中美育有什么作用?本文就此谈点看法。德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说过:“数学家们非常重视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优美”。英国杰出数学家罗素也曾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到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下面仅以比例、和谐、对称为例,初步认识一下数学美: (1)比例美。数学中普遍存在的比例及关系,素被科学家们盛赞为“神圣的美”。巍峨的金字塔的高,一直是“难测之迷”,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旅经埃及,巧妙地加以测定,深为埃及王震惊。实际上他运用的就是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原理。每天五  相似文献   
4.
重视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本文仅以韦达定理及其应用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一理多用"的能力.纵观解放以来,有关韦达定理及应用的命题几乎出现于每一届的数学试题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