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看上去似乎单调、枯燥,但不论如何抽象,追根究底,它还是从丰富的现实世界里抽象出来的。在数和形的概念里,积淀着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知识经验,这是数学和生活结下不解之缘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新大纲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现就此谈一些个人的做法和体会。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生活背景越贴近,学习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课堂教学中宜紧密结合学生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展开,这样既可…  相似文献   
3.
《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之一是:“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的一般发展阶段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培养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供形象材料,丰富感知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感性知识比较贫乏,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如数完成,质量却得不到保证。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突破应试教育的羁  相似文献   
5.
6.
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产生的一种影响 ,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设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是学生由“学会”变“会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一、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程序知识的获取有一个过程 ,新的知识是在先前学得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获取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 ,避免因知识跳跃过大而导致学习障碍。因此 ,学习每个新的知识点时有必要对与它有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进行温习 ,从而促进学习的顺利迁移。如教学小数乘法 ,必须先复习整数乘法的法则 ,以及因数与积的变…  相似文献   
7.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的推断或估计。它近似于口算,同时又以口算、笔算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估算的应用甚至超过精确计算。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是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训练思维和发展智力的需要。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小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和估算能力的提高与教师一、挖掘估算素材,做好估算示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教师首先要强化估算意识,充分挖掘教材…  相似文献   
8.
9.
解答应用题的首要环节是审题。审题,就是弄清应用题所讲的事情、给出的条件和问题、分析题中涉及的数量关系,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及怎样解答,它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中应注意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一、找条件和问题找出条件和问题,看看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数量,要求什么数量,这是审题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初学应用题的重要内容。有时相同的条件可以求出不同的问题,如根据“白兔有6只,灰兔有18只”可以求出“白兔和灰兔共几只,白兔(灰兔)比灰兔(白兔)少(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