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经过对南京三所高校城乡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进行调查发现,作为同龄人,城乡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在存在差异的同时,具备着较多的相似性。而这些差异及相似性的形成与城乡的消费文化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人际信任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及社会心理学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围绕信任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相关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张“信任是非理性行为”,代表人物是社会心理学家霍斯莫尔,他认为“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得益之不可预料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即当个体在纯理性的状态下做选择时是不会做出“信任”行为的。而以科尔曼为代  相似文献   
3.
情感支持是通过向某人提供咨询和讨论个人问题的方式来达到支持对方的目的。情感支持网是由个体之间基于信任而构建的社会关系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它在个人的情感寄托和提供情感支持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来说,情感支持网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本文通过跨社区的研究来对城乡籍大学生的情感支持网在规模、关系构成、趋同性、异质性等方面加以比较,试图发现类似性或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苏北房庄的个案调研为基础,探讨区域性的村治模式。以行动单位为理解村庄生活的切入点,考察个体同家人、村民以及村干部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来理解村庄的性质,同时分析契合型村庄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乡籍大学生消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南京三所高校城乡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进行调查发现,作为同龄人,城乡籍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在存在差异的同时,具备着较多的相似性.而这些差异及相似性的形成与城乡的消费文化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将小农的行为置放于所处的社会场境之中,即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生活体系之中,探讨社会化小农的行为与动机.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日益卷入市场中的小农所面临的健康风险及其所作出的疾病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把官员的激励做对”是政府治理的关键。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关注县域“科级天花板”对晋升激励的约束结构,考察地方政府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将区域层级化,拉长人事流动与晋升的链条,拓展激励机制有效运行的空间,并将“社会人假设”带回到分析之中,将“社会人”与“政治人”“经济人”共同视为是政府官员的不同面向,考察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三重目标偏好如何共同形成对政府官员的激励,研究发现:在县域之中,不同区域因其区位、产业资源与产业基础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投射到科层体制之中,形塑出区域层级化的特征。当基层政府拥有自主激励设置权时,经济回报与职务晋升、近家福利相配合,形成了治理主体与治理任务之间相对优化的匹配;但随着治理制度的变革,基层自主激励设置权丧失之后,高治理负荷的乡镇无法通过经济回报来激励缺乏职业晋升前景的基层干部,进而使得其治理陷入激励不足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8.
人际信任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及社会心理学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围绕信任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相关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张“信任是非理性行为”,代表人物是社会心理学家霍斯莫尔,他认为“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得益之不可预料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即当个体在纯理性的状态下做选择时是不会做出“信任”行为的。  相似文献   
9.
狄金华  刘瑞清  张翠娥 《学会》2008,(12):14-17
妇女非政府组织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增大的作用,众多学者从自身的学科领域出发,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入手,对已有妇女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就其研究中所存在的特点及不足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