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丹道要旨     
华玄子 《武当》2003,(10):48-50
《丹道要旨》是静功范畴,是炼养生气功最上乘的必由之路和唯一途径。它包含乾元功(男工修炼丹道之功),坤元功(女工修炼丹道之功),卧功和外丹功。 第一节乾元功 一、乾元功简介 乾元功即男子修炼丹道之功法,其功分四大步,三十六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丹道要旨     
华玄子 《武当》2003,(11):56-57
其九层为:真阳萌发,子升于后 筑基补漏在小周天功毕之后,才完全达彼岸。笔者把补漏筑基之境达一阳复生(活子时)专门划归一步,让修士明了筑基之不易。筑基也分二小步。先由性宫入手,接宇宙全息(炼何门派,接何派本尊),安神祖窍,收心炼己,直到玄珠如黍米出现,光灼灼,明圆圆,亮晶晶,性光灵明,明心见性之后方可性命双修。有人说:明心现性是佛教术语,  相似文献   
3.
因为不想再看到父母为了高昂的学费而到处借钱,五年前白晓惠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因为骨子里有着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走上了创业的路程。但凡来到了她的开心一乐儿童乐园的人,都会被她的笑容吸引,被她的乐观打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居民用水量也在逐步增加,城市污水也相应的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污水中的TP和TN浓度逐年上升,有机物的浓度反而呈下降趋势,COD_(Cr)的浓度常低于200mg/L。以往的实验表明,低碳源条件下,C/N、C/P质量比比较低,尤其是运行初期COD_(Cr)的浓度低,为污水处理厂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排放不达标。所以,目前在低碳条件下,采用A~2O污水处理工艺,研究活性污泥培养工艺对其性能和去除效果的影响变得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间歇式的MLSS增长比连续式的增长速度快,连续式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比间歇式更好。  相似文献   
5.
丹道要旨⑤     
华玄子 《武当》2004,(3):52-53
修炼丹道,养胎入定,是一个极严密的人体生命科学养生系统工程,差之一毫,失之千里,中黄庭行大周天功的过程,也是消阴长阳的过程,天魔外邪,人体疾病,不正确的意念,统统归结为阴魔。阴魔有三尸六识之谓,古人称三尸虫为:青姑,血姑,白姑,专门伐人身体,阻碍修道信心。修道者要斩三尸虫,净身  相似文献   
6.
丹道要旨⑥     
华玄子 《武当》2004,(4):45-46
其三十一层为:调养阳神,初行乳哺阳神的调养,是神返先天纯之又纯的过程何渭天仙?伍冲虚真人曰:“天仙乃性命元神”。一语道破天仙之天机:修者陷于迷茫,妖人胡乱用左道旁门术语欺骗无知者,终身修炼,愈修概念愈乱,陷于泥潭,遗恨终生,伍之一语,如霹雳一声,震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灯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苦行僧转过一条街道,他看见有一团昏黄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暗  相似文献   
8.
华玄子 《武当》2007,(4):32-3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文明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年之遥。以《道德经》、《黄帝内经》、《吕氏春秋》、《孙子》、《淮南子》、《管子》、《庄子》以及儒家典籍为主旋律的古代经典著作,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洪荒时代,开辟了人类的综合文明,促进了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科技文明乃至生活文明,对于我们从意识形态到社会典章制度的文明先于世界其他各国起了决定作用。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资本。  相似文献   
9.
传统技艺中有部分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的显性知识,它们似乎很难与系统而精准的科学知识同日而语,这成为传统技艺备受质疑的症结之一。在闽西客家滕村大木作的"过白"技法中,技术性谚语"要想富一匹布"广为人知,对它的解读和实现,暗含了传统技艺知识模糊性生成的三层情境:首先,从匠艺的专业角度来看,在施工图纸本地化的过程中,多元的地方做法、经验性的工匠算数法和施工成本考虑等结构性因素都存在变数,即技艺劳动中工匠的主体性和知识的个人性将造成模糊性;其次,在匠艺与社会相遇的界面,三请风水师的故事呈现了大木所基于的风水理论,与社区文化中的"讲究"碰撞之后,被编织进入地方知识时所产生的模糊性;最后,在工匠的个体视角,工匠可通过实践理性进行创新,以回应现代性在当地的渗透,凸显技艺紧随流动的生活世界必需模糊性。在这一谚语所代表的实践知识部分经在地化后成为地方知识的过程中,技艺知识表现出极其贴近多元而流动的生活世界这一特征,其模糊之处就是在这贴近过程中,生发调整与演化的可能性空间。这种对传统技艺显性知识的整体性解读,可推进对传统技艺实践知识的多样性理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