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世朋 《辅导员》2010,(20):50-50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课程意在通过活动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2.
素养导向下的目标教学,呼唤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亲身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为媒介,促成学生素养的真正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本文借助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实施“体验式”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让“体验式”教学成为引领和支撑教学变革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3.
王世朋 《今日科苑》2005,(12):I0007-I0007
山东省博兴县店子镇刘耿小学高级教师王世朋,26年来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教育教学中,他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班队体验活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在班内创建了“知心朋友信箱”,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真情爱护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学生、用自己的热心启迪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学生。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材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鲜活的形式,给孩子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新的教材不能单纯的只讲教科书,枯燥的说教,而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围绕主题教育内容,设计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习内容,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科书中设计的情境对话、人物旁白、提示语以及大量的空白都在引导儿童的活动,为儿童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教师通过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前微型实验的优点和不足,对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几个典型例子进行微量化研究和改进,摸索出比较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使实验现象明显且易观察。通过微量化实验的研究,巧妙地将实验仪器和药品用量进行改进,使微量化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6.
二轮专题复习常被看作是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思维、提升关键能力的最佳阶段.实际教学中,常因教师的自我认知及固化思维,教学方式上仍停留在传统的做题、讲题模式.通过设计题组展开教学,强化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进一步实现多题归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破除机械刷题困局,探索减负增效之路,提供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优点记录本     
王世朋 《班主任》2010,(12):15-15
那年,我接手了一个三年级新班。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总有学生向我告状:“老师,XXX没有完成作业。”“老师,XXX没有做值日。”“老师,XXX乱扔废纸。”“老师,XXX吃零食了。”……  相似文献   
8.
9.
教师进行教学写作是除赛课和课题研究外实现专业提升的又一途径,甚至是教师传播个人(或他人)教育思想或教学主张的极佳方式.本文基于“论文评选”视角,分析和提炼一篇高质量文章具备的关键指标:达到用“标题”吸引人、以“结构”打动人、借“实例”感染人和凭“真情”感动人的四种境界.探索聚焦“真问题”、体现“真过程”和抒发“真情感”的教学写作新思路,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反映时代特征、传播优秀成果,人教A版新教材概率部分的编写较上一版作了较大调整,使得概率思想在教材中的渗透更为深入.一线教师因困于对概率主线把握不系统、对概率内容理解不透彻,课堂上存在较多的教教材现象.本文提出基于随机现象理解概率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试验提出概率的研究路径,运用随机事件产生概率的研究方法,聚焦随机变量刻画概率的研究内容.进而系统把握概率主线的数学化进程,提升教师使用教材的能力,助力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概率内容在中学阶段教学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