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言意关系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从庄子“言不尽意”的沮丧到孟子“言近指远”的信心;从《左传》“不言,谁知其志?”的困惑到《吕氏春秋》“圣人相谕不待言”的觉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围绕着言意关系所展开的从认识论、方法论到审美终极论的讨论是深入的,所提供的语言文化策略是智慧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应试为导向的中国教育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乱象丛生,由教育引发的社会疲惫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孩子上名园,读名校,考名校,家长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结果是学生精疲力竭,家长身心疲惫,教师苦不堪言。教育的畸形化日渐突显,目标功利化,资源势利化,机制一元化,管理专制化。应试教育已经陷入垓下之困,四面楚歌。从龚自珍之忧到钱学森之问,近两个世纪,人才与教育问题一次次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教育走出误区,突出重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基于应试为导向的中国教育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社会问题错综复杂,乱象丛生,由教育引发的社会疲惫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孩子上名园,读名校,考名校。家长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结果是学生精疲力竭,家长身心疲惫,教师苦不堪言。教育的畸形化日渐突显,目标功利化,资源势利化,机制一元化,管理专制化。应试教育已经陷入垓下之困,四面楚歌。从龚自珍之忧到钱学森之问,近两个世纪,人才与教育问题一次次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教育走出误区,突出重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主流文化的角度来讨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审美趣味,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显明地带有精神贵族的趣味,和大众化、平民化、世俗化迥然异趣.呈现为崇尚人格意志,崇尚自然法则,崇尚虚静无为的复合态势.就其审美心态而言,是极端地排斥感官的满足.其审美追求是对生命价值的捍卫和人生缺憾的滋养.  相似文献   
5.
“尽人事,听天命”、“乐天知命故不忧”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箴言,涵育中国人达观、睿智、不怨天、不尤人的平和心态。由此衍生出的“知命”、“畏命”、“正命”、“非命”、“认命”、“制命”和“造命”等观念,无疑是中国文化极富魅力的哲学命题和为人处世的人生指南。  相似文献   
6.
文气说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学术界对“文气”理论源流关系的梳理来看,基本认定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是中国文气论的思想渊源,很少提及庄子哲学对文气论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中国后世文气理论的影响,庄子远较孟子为深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