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公差制度、加工过程和检测手段是实现零件互换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三者紧密联系,却又自成体系。在现行的课程结构中,加工过程有《机械加工工艺学》课程,“公差配合”和“测量技术”两者作一门课,长期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课程结构是欠妥的。 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内涵不同 “公差配合”和“测量技术”属不同的范畴,研究不同的问题,“公差配合”属标准化范畴,是零件具有互换性的保证,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保证。“没有标准就没有现代化”。“测量技术”属计量学范畴,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是实施标准和质量监督的眼睛。“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 “公差配合”从“精度”或“误差”的观点去分析研究零件及机构的几何参数,其基本是误差理论,基本的教学研究方法是数理统计,研究的中心是机器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解决的办法就是规定分差。“测量技术”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订有关计量标准,研究如何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