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发展教育与教育改革要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申明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以战略眼光观察与分析教育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思想转化;运用辩证法观察与贯彻教育方针;正确处理领导与群众,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等等。总之,邓小平同志将马列主义应用于中国教育实际,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也就是邓小平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病例讨论式教学用于脑血管病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实习的医学生5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25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操作技能分数以及分析、解决问题分数明显更高,P0.05。结论:将病例讨论法运用于脑血管病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实习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加强实际操作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对于如何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如何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党上下关注的事。对于出现的复杂是非问题,善恶标准问题如何认识,动机与效果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动机决定道德价值还是效果决定道德价值需要明确,笔者愿作浅显论述。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着把动机与效果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强调一个而否定另一个。一派是唯动机论,以德国哲学家康德为代表。他们认为评价人们的道德价值不能以行为效果为标准而只能以人的内心动机为标准。什么是动机?动机就是能引起某种行为的、预期达到一定目的的愿望。我国名著《聊斋志异·考城隍》篇中讲:“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就是说  相似文献   
4.
王乾成 《平原大学学报》2003,20(1):30-31,34
近来有些人提出马列主义是否还管用?由中国近代革命史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垮掉的事例看,从马列主义的继承与创新去理解,马列主义以往是今后仍然是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成功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事物的中间状态无论在自然现象中或是在社会现象中都是普通存在着的。在自然界,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中间状态。恩格斯说:“这种中间形态是存在的,有些有机体我们简直没法说它们是植物还是动物。”就是在动物界内部或在植物界内部也都各自存在着两类之间的中间状态。如在动物界内就大量存在着同时具有两类动物特征的中间动物。文昌鱼是从非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一种过渡形态,始祖鸟与细颚龙则介于鸟类与爬虫类之间。在植物界,如风尾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个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学说中有不少内容具有唯物倾向,如他虽相信天与天命,但又主张不受天命的摆布;他不明确否定鬼神的存在,但又要求人要与鬼神保持距离,敬鬼神而远之;强调人要努力学习客观事物,求真务实,主忠信;对人民要先富后教,主张名与实要相符合等等。  相似文献   
7.
孔子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学说中有相当多的辩证思想因素。如认识事物与改变事物不要“过分” ,也不要“不及” ,强调人要努力学习 ,主观要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 ;要掌握事物的共性与个性 ;学会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