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笔者听了我校周老师执教的《年、月、日》一课,有两个教学片断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展开想象和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摘录如下:片断一师:对于年、月、日这一内容,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学校经常断电,而且到很晚才来电,有些班级的电灯、电脑、电视机等设备常常忘了关,一些班级大白天还开着日光灯,一段时间内学校的电费数额惊人。针对这个情况,我们组织学生一起动手算一算,想一想,运用数学知识展现一些现象,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节俭的重要性。师:每班平均有10盏日光灯,每盏日光灯40W,30个教学班1小时用电多少?生:40×10×30=12000W/H,即每小时用电12度。师:如果日光灯每天多用3小时,每月以24天  相似文献   
3.
4.
构建有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好用足课堂的40分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数学课堂,一直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有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六年制四年级自然第二册《水能溶解别的物体》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分组实验感知现象 1.先将一匙较粗的沙子(沙子必须掏尽泥土)放入有半杯水的烧杯内,然后用玻璃棒搅拌几下静置。一会儿看到沙子逐渐沉到杯底,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沙子在水中沉降出来了。 2.将一匙盐放入盛有半杯水(最好是温水)的烧杯内。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盐粒慢慢降入杯底,与此同时颗粒渐渐变小。接着用玻璃棒搅拌几下,只见盐粒随水在旋转中越来越小,最后逐渐消失在水中。使学生直观地观察盐在水中“化掉”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实验1、2发现,食盐在水中会“化掉”,沙子在水中会“沉淀”。  相似文献   
6.
本课从学生感兴趣的观察化石标本入手,提出问题:"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设计有关"模拟沉积"的实验,理解沉积岩的形成,然后分析化石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讨论化石在地质科学中的作用,并应用所学知识推测喜马拉雅山和本地的地质形成和变化,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在不断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7.
读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如何诱发学生学习读数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新课程标准大力实施的今天,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根据数学学科的特性,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预设,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开发数学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应把握好如下“五性”:一、教师角色定位的准确性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荷花淀》的人物对话颖上师范王二南,王新颖《荷花淀》的人物对话简洁、传神,蕴含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具有强大的美学魅力,体现了孙犁“诗体小说”的特点.水生在区上报名参军后回家,一进大门,水生嫂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言下之意是:你过去开会回来晚...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其重要功能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包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目的,也已经明确写进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就强化应用意识、改革应用题教学谈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