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鲁迅先生笔下曾经谈到过扼杀儿童的两种方法是——"捧杀"和"棒杀"。所谓"捧杀",就是过分地宠爱、溺爱。所谓"棒杀",无外乎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操之过急。相信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爱成为孩子不幸的罪魁祸首,可是,当"捧杀"和"棒杀"以爱的名义落到没有分辨能力和抵抗能力的孩子身上时,这"捧"这"棒"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刀,让孩子"遍体鳞伤"。  相似文献   
2.
"抓两头,促中间"是很多老师惯用的班级管理方法。如今,这种做法却遭到质疑:教师有意无意的忽视,令中间生得不到积极而有力的肯定。长此以往,会导致中间生产生自卑,丧失自信,进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和学业进步。品学兼优的学生更加突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后进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减少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很多老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优秀生和后进生这两个群体上,而对那些默默无闻、很少惹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先生"文革"遭遇七八次抄家,住房被历史博物馆没收,分给了一个工人住.北京东城东堂子胡同原住处保留一间小屋,成了沈先生的工作室和宿舍.沈夫人从五七干校回来无处安身,由作家协会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相邻的小羊宜宾胡同(原小羊尾巴胡同)找了一间小东房(不足十平方米),拥挤不堪,住着沈夫人和两位小孙女,就是这样的居住条件.一九七五年一友人要去找自称是沈先生学生的江青,当着我和王予予的面被沈先生坚决回绝,当时的形势,我们着实又为他捏一把汗.  相似文献   
4.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对教育对象实施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前提,关注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生成的逻辑前提,即“无关系,无教育”。从人的需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益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进行反思,目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研究起点前置到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生成阶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百年实践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时代需要为立足点,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体现出深刻的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