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如何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仅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物理教学本身起着直接的推动使用和保证作用。现就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的三个方面作一浅谈。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理学的成就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但物理教学过程中是否都能遵循唯物主义呢?不然。比如有的教师就因做实验耗时费事,怕麻烦,不愿花力气而放弃实验。如果没有物理实验,叫学生观察什么?分析什么?归纳什么?如何形成正确的概念?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2.
有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听到朋友的妻子和她5岁的孩子一段对话,深有感触,久久不能忘记。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有点冷。”妈妈说:“冬天到了,该穿棉衣了。走,我们找棉衣去。”但是妈妈没有找孩子的棉衣,而是先找出奶奶的棉衣。“小波,奶奶会不会冷呢?”“奶奶也冷。”“那么,你先把奶奶的棉衣送去,再找你的棉衣好吗?”“好。”孩子高高兴兴地抱着大棉袍送到奶奶跟前。这里,没有“要尊敬长辈”“要关心别人”“做人要有爱心”“不要只顾  相似文献   
3.
讨论教学工作时,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把问题“讲深讲透”,要让学生把问题“理解深透”。能“深”能“透”,当然是好事,但其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因为它违反了教学的客观规律。一些物理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要随知识的积累而逐步形成。比如对力的认识吧,一开始,只能随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提出“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待学生  相似文献   
4.
如何带领孩子步入审美的第三个层次,即带领孩子去把握文艺作品的象征意蕴?所谓的象征意蕴究竟是指什么呢?它是指文艺作品的象征意味,也是由作品的具体形象或意境中所蕴藏着的某种人生的精义,是欣赏者从作品中概括出来的对人生的感受。它有“说不出”  相似文献   
5.
刚刚开始教孩子去认识形式美的时候,千万不要把事情弄得很复杂,甚至连“形式美”三个字也不要说。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家长带孩子到河边,看到夕阳西下,她发现孩子对红彤彤的太阳感兴趣,看得着迷,说:“太阳快下山了,你能把它留住吗?”孩子不答,只是摇摇头,看样子有些惋惜。她接着说:“那就把它画下来,带回家去好吗?”孩子高兴地答应了。其实家长早有准备,把纸和笔拿出来交给孩子。过了一会儿,孩子交给妈妈一张图画并得意地说:“妈妈,这是红太阳,这是那边的山。好看吗?”妈妈说:“啊!好看,画得真好。”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一枝花、一棵树、一尊雕像、一座山峰、一篇小说、一首诗歌……都可以从各个侧面去欣赏。有的时候,从一个侧面看去并不觉得很美的东西,偶然从另一个侧面看去,不觉为之一震,美极了!一块怪石、一个图案、一棵树根、一丛盆花,不妨都试一试,多换几个观看的角度,说不定会有新奇的发现。任何文艺作品,无论大小,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世界。它可能涉及的面非常宽广,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而孩子们的知识有限,从一个侧面看  相似文献   
7.
孩子幼小的时候,先让孩子去爱一朵花,爱一株草,爱一棵小树,哪怕是野花野草,也可以唤起孩子对它的感情。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晚饭后常常牵着她到河边散步,那时河边有一种小花,叫月亮花,白天花瓣卷缩在一起,每到黄昏,明月初上,花瓣才舒展开来,和月亮一般颜色,非常柔弱。成千上万朵,在绿色河边上铺开一大片。女儿看了很惊喜,我心中也暗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