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独特内涵与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鉴于此,勾画一幅理想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图景,厘清理想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具有的特征.对于指导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良性地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然而,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课程目标却发生了严重的错位。从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及学科的发展等三个维度观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应确立"为农"和"离农"并举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达成这一目标的策略主要包括:树立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采用"普职分类"教学;确立全新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开放性教育为视角,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育评价、教学目的和对象等方面,比较了《剑桥国际英语教程》与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异同,以期对高中英语教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的兴起,并非是个别教育研究者的主观臆想和一时的心血来潮,相反,它具有深刻的历史动因和社会背景。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领域的日渐失能,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独特内涵与问题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要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良性地发展,必须明确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愿景,即课程理念要充满农村关怀,课程内容要普遍性知识与本土知识兼顾,满足多层次的发展需要,课程目标要面向农村的“生活世界”,提升农村人的整体素质,课程资源要城乡间公平均衡地配置,课程评价要多元化,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会亭 《教育导刊》2009,(10):14-1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异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理念具有“城市化倾向”;课程目标发生严重错位;课程内容具有“唯普遍性知识倾向”;课程资源严重匮乏;课程评价极度片面。正确认识上述问题,对于指导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良性地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人权教育极度缺失,致使农村人的人权知识、人权意识严重不足,侵权行为时有发生,而人权教育恰恰是促进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中加强人权教育,提升农村人的人权素养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要想使农村的人权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注意恰当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已是不争的事实。课程救济对于缓解和最终消除农村基础教育被边缘化的不幸遭遇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课程救济时,必须确立多元的救济主体观,明确正确的救济目标,并采取适切的救济方法。农村基础教育中课程救济的理念不是空想。新课程改革特定的背景、"教育公平"原则的提出及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都为其顺利施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实践智慧养成的基础和推动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实践性知识长期处于被压制、受忽视的境地。而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对于缓解和最终消除这种不良情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采用认知学徒制的学习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加强教学实践反思,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