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综合中学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20世纪初引入西方三段式学制模式后,中学教育就一直存在功能综合与功能分散、文理(实)分组与并组等方面的矛盾和争论。1922年“新学制”曾将综合中学作为解决学生个性适应和升学就业矛盾的理想模式加以倡导,但其实施效果不佳,30年代初即宣告废止。近年来,在强调普教与职教一体化的情况下,同时也是受一种国际潮流的牵引,综合中学又成为实践探索的热点。为了使这种探索更有成效,我们有必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注意普通中学教育的基础性质;坚持从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世界教育经验;同时也应对综合中学办学模式的不足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科学馆在民国时期学校理科教学特别是中学理科实验教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民国时期公共科学馆从建议设立到零星出现再到行政推广的过程,凸显了它在中学理科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及其与学校科学教育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师”的字源,“师”的群体构成及“师”的教育意涵的获得等方面对我国先秦时期“师”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初步梳理。认为“师”从原来的军旅之义引申表示军事长官,西周以后又泛化到擅长乐舞的“乐师”群体和在各种器物制造行业中因技术较高而被任命为主管的“工师”群体。当这些被称为“师”的群体兼职教育、大量从事教学活动之后,“师”逐渐积累了教事喻德的教育者意涵,最后“师”的主要义项也转移到指称教书育人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4.
训导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上可说是最繁重最重要的。本文是想把关于训育的基本问题谈一谈。要谈训育,第一先要确定几个原则,有了原则,才如旅行有了向导,航海有了指南,因为这样才有所根据,不致茫无头绪,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5.
受维新人士对小说启蒙作用的认识进而发起小说界革命的影响,清末小说的译介和创作进入到一个空前的繁荣期,教育改革作为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成为新小说创作的题材之一。通过撷取清末教育题材小说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叙事片断,透过其常见主题和有关新式学堂办理、教学等情形和师生生活细节的描述,可以揭示小说语境中教育革新与守旧、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冲突,及其所呈现的清末新式学堂图景。  相似文献   
6.
推士(G.R.Twiss)1922年曾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的邀请下来华从事了两年的科学教育调查和督导工作,其英文版《中国之科学与教育》是他两年工作的总结性著作,但长期以来几无人提及。本文结合相关史料从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学法的改进、科学教师的培训等方面对该书进行评述,并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的境况与改革使命,藉以对此书进行推介,以待教育史和科学史研究者充分发掘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考试也称标准化测验(standardized test)。严格说来它是指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在确定考试目的,进行考试设计,编制试题,评价试题质量,通过试测以决定试题的难度,建立题库,确立常模或标准,筛选试题搭配试卷,对试题试卷的管理、出版发行,直到评分和对测验分数的解释都必须严格地按照教育测量学的原理进行,都要达到一定的指标要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任务与模式是:适当发展综合性高中,丰富高中阶段的办学模式;通过课程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促进普通高中的综合化发展,完善现有综合高中的个性试探、分流选择的功能;提升高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进行适性选择发展。  相似文献   
9.
考察印刷术推广前后教育的变化,不难发现:印刷术普遍应用于大众传播特别是教育材料的复制,成为北宋初年书院勃兴的契机,也带来了教育的相对普及。书籍的广泛流通也引导了士人读书习惯的改变,泛观博览读书风气普遍流行,鉴于纠正其偏差,强调专精成为宋人论读书方法的一项要旨。通过印制试题等方式,印刷术也直接应用于科举考试,有利科举考试规模的扩张。大量的科场时文甚至习作被印制出版,成为考生模仿和科场剽窃的对象,在教育成为科举附庸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伦信在《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撰文,从“师”的字源、“师”的群体构成及“师”的教育意涵的获得等方面对我国先秦时期“师”概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初步梳理。认为“师”从原来的军旅之义引申表示军事长官,后来“师”的教育者意涵的获得,与被称为“师”的人物群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