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马克思在 1875年所著的《哥达纲领批评》一书中将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是他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极为重大的飞跃。弥补了以前的唯物史观的一些缺陷 ;阐发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更为深刻的内涵 ,以及它们之间丰富多样的相互关系 ;指明了在社会形态转换过程中 ,新旧社会形态的因素彼此共存 ,相互渗透 ;揭示了在旧社会基础上只能产生不成熟的社会形态 ,只有在自身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成熟的社会形态 ,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他创立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对东、中、西部都是维得的机遇。东部地区的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要与西部地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中部应利用承东启西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两头受益;西部应革新观点,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恩格斯从未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集体所有制的设想。这是经济理论工作者早已形成的一种共识。然而,近些年来,有一些人不时提出:“这样看不符合实际”。本文打算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以便实事求是地阐明恩格斯的原本看法。 一、恩格斯没有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集体所有制 近些年来,有些经济理论工作者不时断言“恩格斯已经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集体所有制”,唯一的依据是他们“发现”恩格斯于1886年1月20日-23日写给奥·倍倍尔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在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时,我们必须大规模地采用合作生产作为中间环节,这一点马克思和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但事情必须这样来处理,使社会(即首先是国家)保持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样合作社的特殊利益就不可能压过全社会的整个利益。”一些理论工作者首先把恩格斯所讲的“合作社”  相似文献   
8.
9.
章从长期以来国内外这领域用陈旧的思想观点去继续和发展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及其危害的剖析入手,阐明必须从新的视角上发掘和提供能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马克思经济思想,指出《资本论》不仅是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决的“圣经”,也是指导无产阶段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圣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普遍认为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两个前提条件即I(v+m)>IIc和II(c+m-m/x)>I(v+m/x),不仅存在着逻辑关系的不一致,而且其静态抽象的数量关系也不能真正体现是否包含了要素追加的本质内涵和客观要求。社会资本从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到扩大再生产的进行是从此到彼的渐进:从简单再生产完成的(A)年份、到扩大再生产进行的(C)年份,其间还必有一个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生产资料和追加消费资料的过渡性(B)年份。扩大再生产两个前提条件的实质,是两大部类B年的产品必须大于它们A年的产品。因此真正具有逻辑合理性和切合动态再生产实际的两个前提条件应该是:(B)I(v-m)>(A)IIc;(B)IIC>(A)I(v+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