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等教育强省的内涵具有"名词"、"动词"、"动词+名词匹配"三重意义的理解,内涵意蕴不同,则高等教育强省的参照系也是多维的。自2010年安徽省正式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方略、实施"双百"发展方针以来,普通高校数、在校普通本专科生数等指标名列前十强,毛入学率已超全国均值,初步成效明显。今后,重任在肩的安徽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至少应在以下三大领域发力:顶层设计——进一步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彰显省域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长远规划——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龙头,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本实现;近期行动——以地方高水平大学分类推进为突破口,强力推进高教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学制度变革创新的价值抉择过程,是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学校本位价值观之间的一场博弈。社会本位在大学制度变革中有着强大的现实动力、功利目的与外在压力;从大学人的福祉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个人本位是制度变革的终极关怀之所在;以高深学问的增值为旨趣的知识本位是制度变革中的深层次文化动因;学校本位为制度变革提供了直接推动力与内化影响力。大学制度变革的价值博弈过程,从理性角度看,是这四种本位间因时、因地、因校制宜的合力。从代价视角看,人的发展本身才是大学制度设计与制度变革的终极价值关怀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实际公关建构中,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大学对外的联络、宣传与沟通,而往往把内部自己人挡在公关视线以外,这是一种极大的曲解与失策。事实上,师生员工等内部公众既是大学公关的对象,也是大学对外公关的主体,他们堪称大学生存发展的内部环境资源。内部公共关系应置于大学公关的首位与起点,由于教师与学生是大学内部公众的两大核心群体,故大学内部公关建构中对教师与学生的公关,堪称大学内部公关的两大支柱。 一、教师公共关系 教师作为内部员工公众的核心公众,在很大  相似文献   
4.
大学形象是指公众对某所大学客观实的整体印象与评价,实乃大学客观现实的外化与中介显示与折射。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动态性与相对的统一、整体性与多维性的统一是其基本特征。其理论价值在于,作为一种中介研究可拓宽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其实践价值在于,它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生存之道,一种重要的教育场与潜在课程资源,有助于增强大学内部凝聚力、向心力与对外竞争力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本土化"--公共心理学教改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最大症结与内在根源,在于教学“本土化”的迷失。为此,教学“本土化”的复归,教学本身心理化含量的提高,是公共心理学教改的内在呼唤。  相似文献   
6.
教学成果与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成果反映、提高的究竟是什么教育质量邑?文章从全面教育质量观入手对教学成果与教育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全面教育质量主要包括内适质量、外适质量、人文质量三种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不同自然影响教学成果的界定本身。文章最后探讨了教学成果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的榜样示范,正面导引与鞭策警醒功能,并从评价主体角度提出了学生参评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精神文化资源是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素材和重要资源。在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中,学史明理,提高政治自觉;学史增信,树牢理想信念;学史崇德,感悟人民情怀;学史力行,践行忠诚担当。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有利于增强“四个自信”,培根铸魂,在笃信笃行中汲取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王全林 《天津教育》2023,(18):141-143
<正>自我国课程改革工作逐步深化以来,小学义务教育中对核心素养的培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有机融合语文知识、个性品质、审美情趣及思想品质四大核心,做好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从阅读教学展开分析,首先概述了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其次提出了课堂阅读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德育教学上“道德可教性”这一德育逻辑起点问题的疏忽 ,德育课程上德育“噪音”的存在 ,德育目标上程度目标的匮乏 ,是德育失效问题的三大内因。为确保德育实效 ,预防失效 ,学校德育要由知“道”走向践“道” ,知行合一 ;应确保德育信息的高“保真” ;应导入德育程度目标并与内容目标相匹配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代价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何创新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是为高等教育发展所做出的牺牲,在本质上代价与价值相关。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终极关怀,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代价主要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中的代价。在把握代价的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应树立代价意识,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力争把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代价降至最低,以最小的代价付出换取最大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