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不”,从古到今一直作否定副词。我国第一部按部首排列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不”为:“鸟飞上翔不下来也。”根据这一本义,以后的字、词典,直到《现代汉语词典》都收有表示否定意义这一义项。然而,“不,能当语助词,无词汇意义”这一义项却被一些字、词典的编纂者遗忘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疏忽。例如,《康熙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新华字典》都没有收这一义项。《说文解字段注》也未注  相似文献   
2.
因为汉字基本上是语素、音节文字,除少数特例,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语素,读成一个音节,所以它除了和拼音文字(音素文字)相同的一般用法外,还有一些符合自己特点的特殊用法。这主要表现为以形示意、字序变换、谐音用法。但商潮冲击,出现不规范用法不在特殊用法之列。  相似文献   
3.
我在河北省中师语文年会上(八五年宣化)曾经提交了拙文《中师(古代汉语)常识识问题探讨》.弹指十年,中师《语文基础知识》由原来的六册书变为现今的三册,而现行第三册中《古代汉语常识》部分也作了不少修改和订正.例如:卻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写成“欲克伤于矢”(《左传·威公二年》)一句出两错的情况没有了.(原错见第六册第七十八页)然而,既然要讲古代汉语的常识,理应概念准确,引例精当且内容尽可能地完备些,依此标准衡量.仍觉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与辩明.今依教材顺序,探讨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师《语文基础知识》第六册认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为”是“副词,‘将’的意思”。《文选和写作》第五册也注为“将要”。但这句译为:“明天一早犒劳军队,将要击败刘邦的军队”根本体现不出素来粗鲁(?)直又逢大怒时项羽的性格情态。  相似文献   
5.
6.
汉语合叙古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叙也叫并提、分承。这种修辞方式在古今汉语中通用。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尚不够充分。讲古代汉语的书有的略说梗概,有的省去不提。讲现代汉语的书更不曾论及。今借先哲时贤的烛光,爬罗剔抉,稍加浅析,以期引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