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网络语汇渗入当代汉语语汇系统的情况进行分类考察,从4个方面分析网络语汇对传统语言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傣族谚语蕴含着傣族的传统生态观,其思想内核为敬畏神圣的自然,其价值判断为依赖外在的万物,其行为准则为保护美好的生态,其目标定位为构建和谐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释云南省墨江方言区的24个方言词,着重分析方言词的读音、词义、记写形式(本字)及其源流关系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王军健 《云南电大学报》2012,14(2):39-40,44
西双版纳外来移民可划分为“自行流入”、“计划迁入”、“有序移入”3个时期和外国移民、国内移民,计划性移民、自主性移民等不同群体,并且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特点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佛教经典《吉祥经》用15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较为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什么是吉祥,人们应该怎样获得吉祥等问题,从而构建出"吉祥"所蕴含的和谐理念。其中达成和谐是"吉祥"的主旨;家庭和谐是"吉祥"的基础;人际和谐是"吉祥"的关键;内心和谐是"吉祥"的本源。  相似文献   
6.
知识青年是建国后计划迁入时期西双版纳外来移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呈现突出的艰巨性、差异性、双向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7.
“很N”的语用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年前,台湾光头明星凌峰先生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幽默诙谐的表演,倾倒了无数观众。笔者还特别注意到了凌先生那句“超常搭配”的台词:“我的长相很中国”。之后,《语文世界》1994年第9期刊登李芳杰先生《“很”字用法不当举例》,文中批评“很青春、很绅士”为“用法不当”(全句转摘于后,即例(1)、(2)。由是以后,笔者对“很中国”这类语用现象更为关注,在收集了大量实例的基础上,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探究。我们认为:“很n”(“中国”等名词用“n”代指,简写为“很n”,下同)这类语用现象不仅不属“用法不当”,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语用意义和  相似文献   
8.
复兴寨是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移民社区,长期与周围不同民族共同生活,相互通婚,相互贸易。本来完全不同的族群由于地缘的原因在频繁的接触交往中相互影响,文化发生持续的涵化。文化的涵化使复兴寨人的地域认同感得到建立和加强;同时,国家边疆惠民政策的推行让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得到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