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林 《文化学刊》2015,(1):111-116
洮岷"花儿"作为一种群众自发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数百年的演唱和流传过程中,已经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得到群众的强烈认可。目前,它的文化个性被商业性覆盖,变得异常模糊。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承也随着文化空间和传承方式的转换、城镇化的推进和普及而逐渐异化,传统文化的意蕴逐渐消失。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从以往的表现时政、表达爱情的悲欢离合、心理治疗、教育、文化认同等功能趋向演唱功能的功利性转变。"花儿"在发展中紧跟时代步伐,捕捉时代气息,在创新中延续,在变化中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王军林 《考试周刊》2013,(21):66-67
本文基于向量的基本理论与性质,主要介绍了向量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并简单分析了向量学习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p为素数"在近世代数的许多重要结论中频频出现,也正是由于"p为素数"这一特殊条件才使许多结论得以成立.这并非巧合,而是由于素数所独具的数学魅力.本文将从初等数论到近世代数的角度浅谈一些关于素数的认识,主要是对近世代数中有关素数的重要结论做一整理及探究,希望对今后数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德本加是藏族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他的小说蕴含着极深的哲思,是对藏民族灵魂的真实触摸。《枯叶》作为他小说集中一篇独具特色的小说,蕴含着多重意象。文中笔者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其小说的叙事特征以及"枯叶"的意象进行解读,通过叙事艺术和意象的阐释,藏民族最本真的文化内涵得到凸显。并透过主人公悲惨命运,来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寻求人生的积极突围和民族的出路进行思索,在思考中也孕育着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服务型机关建设是当今高校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通过论述高校服务型机关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提升机关干部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对于当前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质量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对生命的搜救是重中之重.设计了一种基于声源和红外光线的人员搜救系统.在该系统中采用四个麦克风构成平面阵列,实时监测周围环境的声音信号,当侦测到声音信号时,通过测量麦克风之间的时间差,换算出与声源的距离、俯仰角及方位角.红外探测模块实时侦测周围的生命体,再次确保搜救工作的准确可靠.整个系统在STM32F407平台基础上设计完成,通过运行和测试,验证了此方案的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7.
一、古诗鉴赏问答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月夜杜甫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 (1)这首诗抒写了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填充接龙型 例1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A.——,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B.少壮不努力,《长歌行》) C.。(汉乐府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D.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E.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F.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无题》) 例2按题中要求填写句子。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雨霖铃》中带有“秋”字的写景句子分别是:A B C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是:(3)《过秦论》的论点是: (4)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决定兴建三峡水库。早在1965年毛泽…  相似文献   
9.
王军林 《成才之路》2014,(29):101-101
文言文教学中的特殊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意、通假字等文言现象是丰富学生积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要采取自由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和技能,为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的打工的人员不断增加,这种现状导致一些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弥补对这些孩子的关爱,很多家长只懂得用一些物质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缺乏精神上的关爱,导致很多孩子在身体方面出现营养过剩的现象,身体素质大大降低。现在很多体育课程往往忽视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从而使体育课堂的有效率降低,这很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也很难让学生能够保持充沛的学习热情。因此,体育教学的改革进步迫在眉睫。本文依此强调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现阶段农村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改革体育课堂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