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记得三年级第二学期。她走进了教室。她的到来,使我们十分惊讶,因为我们还以为她是哪位同学的姐姐。后来才知道,她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一进门,就微笑着说:“我姓黄,黄颜色的黄,请多多关照。”她简短的一句开场白,我们这个“乱班”,就像被熨斗烫平了似的,鸦雀无声,服服帖帖。  相似文献   
2.
我是春招生     
上海的春季招生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了。两年前.有些学生带着迟疑、犹豫、期待和梦想成为“春招”的首批学生。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本刊追踪了两位上海大学的学生,听听他们的诉说——  相似文献   
3.
知识爆炸、后学历时代、人力资源优化……面对报刊电视上漫天飞舞的新名词,你的眼中是否有点茫茫然? 读英语、学计算机、念MBA……看着下班后匆匆奔向课堂的同事,你的心中是否有些忐忑不安? 智商、情商、财商……你最心爱的孩子已经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你的脑海中是否还在为“怎么给他加油”这个基本的问题而翻腾不断? 把握教育才能把握成功,把握教育就能把握人生。“把握”帮你全面收集教育资讯,精心制订教育投资的最佳方案,仔细研究成才的历程,指点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把握”,为你精心打造未来; “把握”,助你自信面对人生。从“把握”起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4.
和大多数同龄的女孩不同,邬咲博对艰深的自然科学,艰苦的创造发明情有独钟,而且成绩斐然,才读到高二已经拿到了不少奖项。2001年8月,在教育部举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中,她发明的汽车司机误踩油门自动刹车装置获得了一等奖。在狭小的实验室中,邬咲博正一步步地实现着她的“科学家梦”。  相似文献   
5.
知青子女     
我的母亲是67届初中毕业生,正赶上那个轰轰烈烈“文化大革命”时代。18岁那年,她凭着一腔热情,到“故乡尚千里,山秋猿夜鸣”的黑龙江林海劳作、学习,辛勤耕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她滞留在了异乡——湖州。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正值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当时提倡“工人阶级领导”,工人阶级是主力军。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被排斥在劳动人民之外,“尊师重教”观念淡泊。那时的老师普遍素质较高,但他们大多出身“有问题”,属于“急需改造世界观”的人群。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工资低,更谈不上有什么奖金。他们倍感压抑,但做事依然尽心尽力,从不马虎,  相似文献   
7.
我要告诉青年人一条很重要的人生经验:青年人需要一点视觉积累。举个例子:女孩子早晨起来打开衣柜的时候,当她选定哪件衣服,就是以前所有生活的视觉积累,是一刹那的感应。就在这一刹那,她的脑中就呈现一种视觉形象,穿什么衣服,哪条裤子,配哪双鞋,看上去非常简单,其实她已在潜移默化中用尽了所有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小明星张烨     
照片里的这个小姑娘,是不是让你觉得很眼熟?对了,她就是张烨,《宋家王朝》里的小宋蔼龄、《情深深雨濛濛》里的少年陆心萍,除了电影电视,她还拍过Clean&Clear产品、养生堂“早晚两粒”等许多广为传播的广告。不过别误会,张烨可不是演员,她的正式身份是一名忙碌的高三生。虽然是业余“玩票”,她的演技和名气可能是很多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都羡慕的,那么她又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又会怎样走下去呢?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成功心路。  相似文献   
9.
周杨,一名13岁的小小少年,年纪不大,可本事不小,名气也不小。他曾经顶着烈日四处奔走为白血病小患者举办了“爱心音乐治疗室”,同时在东视少儿新闻和《少年日报》任小记者。在同龄的小朋友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周杨已经开始关心社会,服务他人,以积极的姿态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