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1年12月21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石毓智博士作了一场题为“形容词的数量特征对其句法行为的影响”的学术报告。 石博士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借用数学工具,对汉语形容词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独辟蹊径地按其数量特征,将形容词分为量级序列型、百分比型、极限型和正负值型4类,并对每一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3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齐沪扬教授应邀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作了题为“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应该研究什么?”的专题报告。齐教授的报告包括3部分内容:(1)目前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2)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应该如何定义;(3)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应该研究什么。  相似文献   
3.
通过语音实验、语音听辨和统计分析得出:1)印尼留学生发普通话6个舌尖前/后辅音时,出现的偏误主要有“母语误代”、“目的语相互混淆”、“母语一目的语杂糅”3大类型;2)发音部位的偏误率显著大于发音方法的偏误率,其中,发音部位偏误以偏成母语发音部位(舌叶)为主,发音方法偏误以目的语送气一不送气相互混淆为主;3)元音对舌尖前/后辅音的发音部位偏误有显著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分析了偏误产生的深层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将印尼华裔留学生和中国人的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发音进行对比实验,指出印尼留学生发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时所存在的主要偏误在于:1.调域偏小;2.最大音高值偏低;3.音节发音时长偏长,且前后字时长比例不当.并进而分析了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8日~11日,由暨南大学华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学院、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中及双语学系、香港中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学系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华学院隆重召开。我国名语言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学系主任罗仁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校长傅爱兰教授、香港中大学顾阳教授等享有盛名的境内外(包括美国、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共62名专家学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就华教育、域外华语社区的双语问题、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双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习得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档案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弘扬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争先创优的“三创”精神,立足本职,提高效能,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县档案局被省人事厅、省档案局联合表彰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7.
"倒"与"却"的交际功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倒"与"却"的区别使用,留学生常常难以把握。本文通过收集150多万字的口语和书面两种语料,比较分析1591句含有副词"倒"与"却"的语句,从凸显焦点的性质、凸显焦点的位置、凸显焦点的反射域,及其关联方式和语体选择等方面,对这两个副词在交际功能上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20日,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韩国中国语教学会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孟柱亿博士应邀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作了题为“韩汉两语中的误导词———蝙蝠词”的学术报告。“蝙蝠词”是孟柱亿博士近来研究韩汉同源词时自己创造的一个术语,指既有的词语在韩汉两语中具有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