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跨越:远距离教育的特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史维 《江苏高教》2001,(2):117-118
远距离教育的目标,第一是达到以面对面真实 交流的效果。第二是跨越面对面交流难以跨越的障碍,远距离教育的特殊功能-“跨越”,是消除障碍、限制、界限,以教育信息技术支撑。实现教育机会平等,促进教育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态势是 :正在启动 ,还有争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 ,它以发展 2 1世纪终身教育为方向 ;基于这一性质 ,以信息技术为媒介 ,以开放办学为策略的现代远距离教育 ,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适合国情、适应时代的途径 ;现有远距离教育还须深化改革以胜任之。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1 .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项战略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正在启动。在决策方面———1 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鼓励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80年代末…  相似文献   
3.
教育交往理论的拓展及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交往活动与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实践活动,认知活动密切相关,20世纪教育发展表明,教育交往理想不断拓展,成为教改前沿课题的理论基础之一,交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重要概念,教育交往理论划分为社会性交互理论与个别化交互理论,远距离教育交往理论具有核心地位与作用,运用教育交往理论指导教学模式改革以增强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介入教育交往的教育形态。新信息技术延伸人类交往,构建虚拟交往的代表是网络环境。本文通过教学交互分类,交互与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交互需要、交互方式、交互水平等要点阐述,探讨了网络教学中以个别化交互为主的自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终身教育的国际性,时代性,变革性,政治性为经纬,分析其持续发展观与科学性,整合与创新,理想与实践,政治性与全民性的辩证关系,从而简明论述了20世纪终身教育思潮与运动的兴起,发展,基本主张,实践领域,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