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时所进行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有了文字以后,人类又借助书面语言将思维的结晶固定、记录下来,交流出去.散置在字典、词典中的一个个的孤零零的字、词、句,甚至成语,只有当它们被某人的某种思想、感情连缀在一起,反映了某些客观现实,表现出对客观世界的某种感受、体验、认识等等时,它们才真正获得了生命,有了交流作用.任何作者的思维轨迹,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成果,无不蕴含、体现在他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法之中.因此,透过修辞,分析作者的思维轨迹,了解、掌握其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应是学习语言,研究修辞的根本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孔子把人从天上的神界拉下来,放在人世之中来认识人的本质规定性。孔子感性地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意识到自己是在社会情感的维系中群居在一起的,能意识到社会职责和义务,并能用社会道德来规范自己。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在教育科学的研究中,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在这个问题上,地理教学担负的任务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尤其是乡土地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威海乡土地理”试教的实践使我对乡土地理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