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治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现代化的建设性人才。  相似文献   
3.
随着图书出版行业内容承载形式的变化,对传统出版的物流管理及物流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消费者以及图书发行相关环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过程给产品所带来的损失,使用"物流平衡理论"原理,探讨出版行业物流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权重,以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服务优质、成本较低且损耗较小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4.
考察我国语文教科书的历史发现,教科书的体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教科书的体系,从总体上主要可以分为合编型和分编型两种。合编型语文教科书体系的发展主要经过了纯粹文选型、单元组合型和模块型三个阶段,分编型语文教科书先后经历了读写与语文知识分编、文言与白话分编、汉语与文学分编、阅读与写作分编等阶段。纵观我国语文教科书体系的演变,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一直都在探索教科书体系的科学化。而要探索教科书体系的科学化,就要处理好教材内容的序列性和综合性、语文知识和选文这两对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991—1995年山东省高师专科升本科《数学分析》试题的分析与研究,来把握考试动向,使报考“专升本”的学生明确该课程的考试目标。同时,“专升本”对日常教学有促进和指导作用,因而研究“专升本”试题有利于改进日常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基地和信息中心,其基本任务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教师、研究生、大学生构成了读者对象的主体。与一般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对象带有明显的个性特点。一是读者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比较高,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读者的专业化比较强,大多是为了教学科研的需要利用图书馆寻求、扩充知识;三是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要求比较高,希望图书馆能提供有效的服务,以满足工作和学习之需。针对上述特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应当与读者的需求相适应,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充分发挥图书馆“智力宝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中代数中有些题目含有不可忽视的隐含条件,在解答中若能迅速挖掘出这些隐含条件,对解答题是非常重要的。现将几种含隐含条件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学丽 《今日科苑》2010,(6):247-247
注重能力考查是近年高考的主旋律。注重能力与强调基础并不矛盾,基础知识是综合运用、提升能力的基石。务实基础不能离开课本,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无论什么综合题、联系实际的问题,原理都在课本里。没有基石何谈能力?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9.
图书物流环节是整个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展水平与行业匹配欠佳。分析我国出版业物流发展现状,针对图书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图书物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应在统一调研基础上统一规划,重视出版物流标准化、规范化、适度规模发展,加强出版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横向联合,实现出版业物流向市场化、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遗传知识内容多且比较复杂。本文着重阐述了细胞核遗传中基因位置和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以及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同时加强了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