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凡治匈奴史者,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匈奴诸部王的问题。匈奴诸部王,是匈奴单于借以维持其统治的重要支柱,代表单于在各地行施政权。因而匈奴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都与诸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匈奴诸部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是匈奴政权的历史比较长,这期间有发展,有变化,总形势的变化,必然引起整个政权各部分的变化。领土的发展,使诸王增加;单于统治中心的转移,诸部王的辖地也跟着转移;单于政权分裂,从而引起诸王的并列等。二是匈  相似文献   
2.
《西北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发表了初师宾《丝路羌中道小议》一文(以下称“初文”),读后颇受教益。但问题似乎还有研究的必要。为了探求真理,我也谈点意见,以求指正。在谈正文之前,先谈谈“羌路羌中道”这一名称的提法。汉代称羌中的地区比较广泛,据《汉书·地理志》所载:敦煌郡,氐置水出南羌中;陇西郡,洮水出西羌中;蜀郡,《禹贡》桓水出蜀山西南,行羌中。大致从敦煌起至蜀郡西,凡是羌人活动的地方,都称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