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王工斌 《中国教师》2011,(21):37-39
<正>当前我国青少年受到的性健康教育相当匮乏和不完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如何从青少年身心整体发展的视野认识性健康教育的内涵,以及如何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性健康水平,则有待进一步探讨。无论从个体和社会层面看,性都是极其复杂的现象,既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内容,也涉及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工斌 《中国教师》2006,(12):48-50
许多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压力源,一个是压力反应。压力反应是指当个体感受到外部要求与自身资源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产生的身心变化,压力源是指引起压力反应的外部原因。教师的压力来源是多方面的,例如工作负荷过重、教学要求复杂、责任范围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和家长发生矛盾等等。除此之外,教师在自己生活当中也可能要面对经济负担、家庭关系、子女教育、个人情感等种种问题。适量的外部压力有助于人们发掘潜能并保持健康的身心机能,但持续的高强度的、长期得不到缓解的压力则导致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自编问卷对103名来自北京、吉林、河北等7省市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现状及其专业成长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仅39.8%的教师为心理学专业背景。并且心理学背景的心理健康教师比其他专业背景的教师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从教原因多为专业对口,且为专职;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用的精力更多;能够采用更加丰富的课程形式;在应对困难个案时选择转介给专业的心理机构;在专业成长需求方面对团体咨询技能的需求更高。在家校合作方面,不同专业背景的心理健康教师各有擅长,心理学背景的教师更擅长通过家长讲座和家长咨询或辅导的模式,而非心理学背景的教师更擅长通过家长交流会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编制的调查问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2所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心理教师的基本情况、工作开展状况、专业培训制度以及心理教师获得的环境支持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明确心理教师的专业角色、加强专业培训与训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与其他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