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听听读读”是 S 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一种新的课文样式。入选的课文多半是浅近易懂的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质兼美的散文、童话、故事等。每学期只编排三篇课文,第6册编入教材的分别是《泉水》(散文)、《窗台上的蜜桔》(故事)和《萤火虫找朋友》(童话)。现就“听听读读”这一新的教材样式,提一些教法建议:一确切地把握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
谈谈围绕课后练习组织课堂教学上海闸北区教育学院王幼舫“围绕课后练习组织课堂教学”,近几年来,成为我们摒弃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些不必要的讲解分析、繁琐的提问和多余的讨论、重结果轻思维训练的武器;成了我们克服和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的现象,保证...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教法,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篇课文拿上来,总是教字词、初读课文、分段、逐段讲读、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套程式教法,缺乏应有的变化,学生感到没有兴味。近年来,我们就在讲读教学中如何打破逐段讲读这一程式化教法做了一些尝试,现介绍如下: 一、从释题入手。 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课文的中心所在,教学可以直接从释题入手。如《奇异的琥珀》一文,教师在帮助学生搞清楚:“琥珀”和“奇异”这两个词的意思和“奇异的琥珀”的含义以后,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一段是着重写这块琥珀的“奇异”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奇异”在哪里?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讨论得出: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可以看见它们  相似文献   
4.
词的意义有朦胧的,有清晰的,有细致入微的……它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句成段(篇)的必不可少的材料.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词语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阅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听课中发现词语教学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教师包办代替的多,注意教方法、培养能力的少.其二是“一锅端”的多,突出重点,注意分类指导的少.其三是集中的倾盆大雨的多,分散的和风细雨的少.近年来,我们在词语教学的实践中注意克服和纠正上述弊端,现把我们的三点做法写下来,求教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孩子主动地学”,我们教师就要“灵活地教”,前些日子听了中兴路第二小学张广利老师的两堂语文课,颇有启发。 《少年闰土》第一段讲读完了。张老师问同学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一个学生说,“其间”是什么意思?张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甲说是“里面”的意思,学生乙说“其间”就是“在这当中”的意思。“这”指什么?学生丙说,课文的意思是在“西瓜地中间”。答案接近正确,但不完整。老师要求学生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