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对形式的热衷,与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大量译介紧密相关.出于规避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非理性成分的考量,一些作家对其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剔除,从内容中“剥离”出形式,“成功”地将现代派的创作技巧移植到中国文学中来,从而解构了定为一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使文学创作出现了.多元化.但是,由此带来的“技巧崇拜”或日“技术主义”,也导致了中国的现代主义只注重技巧的操练,而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精神,同时又屏蔽掉了对社会现实的有效关切.  相似文献   
2.
张炜把自己称为“守望者”,他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核心意象葡萄园是“守望者”最后的田园。这种守望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坚守。张炜力图以农业文明的诗性与道德来医治机械时代的痼疾,力图营建葡萄园式的具有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性美的乌托邦王国。在这个日益浮躁的时代,张炜的声音是清纯而独特的。  相似文献   
3.
感官文学是一种身体叙事学。在新时期,一个很有趣的文学现象是,感官文学是借助革命文学而“发掘”出的,是革命文学的另一种激活方式。新时期的革命文学不但没有淡出文坛,反而通过对革命文学成规的成功改写与增补,出现了多样化的叙述形态。其中,张贤亮对革命文学就以更为激进的改写、戏仿,将革命文学引向感官化、市场化、畅销化的境地,从而促使了建国后感官文学的生成。但是,张贤亮式的感官文学却将性置于中心地位,是有性无爱的身体叙事学,它否定了传统的建立在人性、人道主义基础上的文学的爱的母题,其负面效应是我们要认真加以清理的。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用幻觉现实主义来指称莫言的小说,这个概括是确切的。莫言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启示,又超越了魔幻现实主义。他的小说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狂放敏锐的感觉,汪洋恣肆的语言,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创造了一个基于幻觉之上的现实和历史世界,对"猪圈生活"进行了深刻而无情的揭露与嘲讽。他善于用动物意象、用幻象狂欢的方式来表现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寄寓着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对诗意栖居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钢琴教师>的文本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具备多重的畅销潜质:诺奖效应、另类女作家的魅力、版权风波、同名电影的推动.同时,该书的畅销更是精心营销策划的结果,从图书编辑、出书前的预热宣传,到出版后的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共同打造了这本畅销书.  相似文献   
6.
7.
新世纪长篇小说出版的繁荣,给优秀原创长篇小说的编辑出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一个优秀的文学编辑首先是要有精深的学术素养,对文学史和文学现状十分熟悉,这样在约稿时才会有精神高度,对稿件的判断才会较为准确.编辑的文学素养在编辑加工环节同样十分重要,决定着编辑加工的质量.在小说出版的营销环节,编辑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研究实力,亲自撰稿、组稿,尽力做好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8.
《晚霞消失的时候》在反思历史与重建个人精神维度上体现了对正统的偏离。小说具有可贵的忏悔意识,表达了一个红卫兵对"文革"的真诚反思。小说打破了伤痕小说的成规,伤痕的主角,落在了有严重历史问题的南珊和楚轩吾两个人身上。小说通过叙述两种人生观的冲突,试图建立一种新的个人精神维度。这两种人生观,一种是李淮平所代表的一代红卫兵的人生观,一种是南珊的哲学。南珊的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启蒙主义和新传统主义相混杂的普世价值观。小说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预言性,充满对战争、历史、宗教信仰等宏大问题的追问,它不是写给70年代末的,是写给今天、写给未来的。它所辩论的问题,不在80年代的框架内,自然和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向晚的钟声     
向晚的钟声是有脚的生灵,在夕阳的余辉里,在火烧云的簇拥下,在暮鸦归巢的时分,她迈着铿锵的双足,悄悄地潜入我的心头。在心灵的殿堂里.我为她加冕,扶她走上我的王座。她就是我的女神,雍容、高贵、圣洁。我在台阶下毕恭毕敬地站着,满怀着虔诚与热望。我感到自己如同清晨一株带露的向日葵,谦逊地将自己金黄的头颅倾向东方,正接受初升的太阳光芒  相似文献   
10.
论文是有关西方现代派文学在80年代的译介和接受的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是与当时的思想文化状况、文艺政策、本土创作现状密切相关。论文以翔实的资料,通过梳理西方现代派文学从“文革”后艰难地冲破禁区,到80年代大量地引进,总结了80年代西方现代派文学译介的特征,并深入分析了8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语境与现代派文学的接受之间占匀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