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是新时期开展公民教育的特色教育资源。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地处陕甘宁边区,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为突破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应用受地域的限制,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公民教育中特色教育资源的个性化服务,利用互联网面向学校与社会公开共享特色教育资源,旨在促进红色教育资源在公民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个性化服务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原有的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很难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服务的要求,因此需要重新构建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新模型。基于该模型制定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设计和分析红色教育网络平台模块的功能、素材建设等,实施网络平台开发;根据对网络教育平台的推广,研究红色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深化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在学校和社会中有效应用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精品课程网站制作是课程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以延安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共共产党史》网站的开发过程为例,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完成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3.
张瑞  高岭  王承博 《内江科技》2008,29(4):139-140
Web2.0时代带来了网站动态交互的新型模式,维基是继博客之后的另一互联网新应用。文章阐述了维基的设计思想和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WAMP的动态维基网站建站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基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四角色”——《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资源提供者、学习资源设计制作者、教师和学生四种角色;详细叙述了本教改的理论依据、基本内容、流程图、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叙述了教改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
如何设计开发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已成为目前高教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课题。文章首先界定了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的内涵;指出目前高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专家任务分工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模式,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设计思路、开发流程、注意事项等,并通过一个典型案例介绍了该模式的具体使用过程。最后就如何共享与推广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战斗生活最终建立新中国的13个春秋。这段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在中国教育史,特别是在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上也书写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篇章。文章在收集、整理、拍摄了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扼要介绍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概貌并按时间顺序展示了中共延安时期48项有代表性的电化教育事件。然后从六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延安时期主要的电化教育活动及其特点,即:党的领导人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奠定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国际友人的帮助,带来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曙光;电化教育设备的添置,夯实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基础;电化教育机构的成立,确保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推广;电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化教育著作教材的出版与电教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最后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TELS(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n Science)项目是美国信息技术支持的科学课程学习的一个典范.本文分别从TELS学习平台搭建、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培训以及优化评价这四方面对该项目做一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得出了在设计理念、支持服务及师资培训这三方面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网络教学中的各种交互活动是网络教学的起点,是实现网络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关键。文章在界定了教学起点、网络教学交互等关键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交互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网络教学交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教学起点的网络教学交互设计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基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四角色”——《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资源提供者、学习资源设计制作者、教师和学生四种角色;详细叙述了本教改的理论依据、基本内容、流程图、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叙述了教改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美国公立中小学互联网的接入情况、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阻拦网络不良信息的措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以及教学资源提供这五个方面对互联网在美国公立中小学学校的应用现状做了整理和分析,旨在找出一些发展规律与经验,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