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拔擢 bá zhuó “拔”和“擢”都有“拔”、“抽”的意义。《史记·项羽本纪》:“项庄拔剑起舞。”《史  相似文献   
2.
一个词,本来只有一个意义,即所谓“本义”,但在具体运用时,却往往不止表示一种意义。例如“制”,在《商君书·更法》和《荀子·天论》这两篇著作中共出现了五次(《更法》三次,《天论》两次),五次的意义就都各不相同:(1)“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  相似文献   
3.
(三)定语的倒装定语的中心词的次序,一般是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但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使文句流畅顺口,有时定语可以倒装在中心词的后面。主要有两种格式:1.在倒装的定语后面用“者”字煞尾。例如:  相似文献   
4.
文言词的引申义都是从本人直接引申或间接引申(从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就象“纲”与“目”的关系。一个字如果抓住了本义,就抓住了它的纲,就可以以此推知各个引  相似文献   
5.
由于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数的表示法,古今有了明显的差异.这一现象,在古文教学中已引起了重视.因而介绍古文中数的表示法的文章也时有出现.本文就其没有或很少谈到的,或者是比较特殊的几种表示法,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6.
2.介词的宾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经常可以省略,其中以介词“以”、“为”、“与”的宾语省略为最多。例如:①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  相似文献   
7.
一、判断句式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句子形式叫做判断句式。教学这种句式,可以“是”字为中心讲清两点:  相似文献   
8.
文言实词,在文言词中占绝对多数。我们阅读文言文,处处要同它接触。一篇文言文,如果对其中实词的忌义不了解,要想真正懂得它的内容,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许多文言实词的形式、忌义和用法,已与现代汉语不同了。这就必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结合具体作品的讲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忌义。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中的特殊动宾关系,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使动关系 所谓“使动关系”,就是动词不支配宾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这种关系,可以加“使”字来理解。在古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都能构成这种关系。例如:  相似文献   
10.
次序cì xù “次”与“序”都有“次序”的意思。 《资治通鉴·汉纪》:“时东南风急,[黄]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馀船以次俱进。”《荀子·君子》:“长幼有序。”“次”与“序”又都可以引申为“按次序排列”。《史记·陈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