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同义词。如果有人对你说“哟,你可真节约。”,那么多半不是赞许的味道,而是别有一种怪味在里面。正是在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下,餐桌上的浪费现象越演越烈,而节约却成为不合时宜、掉面子的事了。可是,我们的社会真的到了可以如此随意挥霍的地步了吗?瑞士人均年收入高达3万多美元,失业率仅为3%,通货膨胀率为4%,然而,就是在如此富有的国度里,人们却以节俭闻名于世,花钱从来不大手大脚。瑞士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瑞士没有多少资源,靠双手挣来的财富,当然…  相似文献   
2.
"还记得《朱德的扁担》吗?这曾经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课文;曾经教育了很多人的《星火燎原》丛书,曾有36篇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但目前只留有《飞夺泸定桥》一篇在教辅教材里……"哈萨克族委员艾克拜尔·米吉提言语间充满忧虑。  相似文献   
3.
教育关注:公平和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从山东来京务工的袁月奎,心中却是暖洋洋的。 袁月奎有两个孩子,现在都在北京西城区的一所公立小学读书。“北京的小学不仅收我们的孩子到学校读书,而且还免学杂费。我昕孩子说。他们班上的北京孩子还要交学杂费呐。北京对我们这些打工的人真是太好了。”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春节期间策划、海量采访的“家风是什么”节目,唤起民众对于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于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怎样从家庭入手培育正确的价值观,这个凝重而迫切的问题在“家风之问”中凸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省"超级中学"崛起、高校中户籍为农村的学生比重下降、省区间入学机会差异等问题不断出现,让人们不得不深思:我们应该给那些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学生们一个怎样的"高校梦"和"中国梦"?省级"超级中学"崛起  相似文献   
6.
35年扎根大山深处,守护着一所“袖珍”乡村小学,给山里娃开凿出实现梦想的天路——自恢复高考以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江口乡上垅村,这个不足千人的村子先后出了3个博士、4个硕士,300多人考上大中专学校,“高塘的席子,上垅的顶子”,人才兴盛得在全市出了名。  相似文献   
7.
下面三个瓶颈导致了当前课程改革出现种种困惑,需要抓紧解决。第一个瓶颈:高考制度滞后。尽管教育部已经明确了改革方向——“下放、多样、扩大大学自主招生权”,但至今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研究班子来具体地落实这些原则。中国的教育人口数字庞大,加上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如果缺乏对指导性的、具体的操作规程的研究,那么,学科教学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难以推进,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可能崩溃。而高中课程改革一旦崩溃,会影响到初中、小学,导致应试教育全面复辟。第二个瓶颈:教育立法滞后。《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制不到位。义务教育的…  相似文献   
8.
"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两会期间,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围坐在代表休息区里,认真研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李晓  王斯敏  姚晓丹 《新闻战线》2022,(13):104-106
2022年寒假是“双减”后的首个寒假,对检验“双减”政策实效至关重要。光明日报编委会紧扣关键时间节点,推出全媒体专栏《今年寒假,孩子们这样过》,秉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理念,以微镜头、细笔触呈现城乡孩子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昭示新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